第151頁 (第2/2頁)
衣青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裡之後,他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跟這些鐵礦的主人來往了。表面上看似乎找不出問題,畢竟他本來負責的也是這方面的工作,但細細分析,就能看出來其中的奇妙之處了。根據皇城司的人潛伏之後調查的結果,王順子跟那些礦主見面的時候,明顯是處於主動地位的。也就是說,其他人都要以他為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按理說他不過是弓箭廠一個小小的監工罷了。最後可能的是,那些人是衝著他背後的主人。為什麼那人能夠令這些鐵礦主如此恭敬?順著這個線索查下去,果然有了一點驚喜。秦州說是有很多鐵礦,但實際上真正算起來,只有兩個大礦,五個中型礦,還有其他無數小礦。雖說鐵礦是國家掌控的,但實際上說的只是這兩個大礦五個中型礦,至於其他的小鐵礦,朝廷看不上,是掌握在私人手裡的。而這“私人”,便是秦州城裡最大的家族劉家。秦州大半鐵礦都是掌握在他們手裡,而其他握有鐵礦的人,也都跟劉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實際上,朝廷說是掌控鐵礦,但因為種種複雜的原因,實際上礦藏的開採甚至初步冶煉的工作,都是由這些鐵礦主來進行的,然後朝廷再付錢採買。這樣一來,上頭節省了不少事,下頭也有錢賺,雙贏同好。所以秦州官府掌控的七個礦,實際上也是劉家的人承包開採。這個味道平安實在是太熟悉了,這不就是壟斷嗎?在這一州之地,採了多少礦,煉出多少鐵,定什麼價格,全都是劉家說了算!然而大家都知道,鹽鐵是國之命脈,劉家再厲害也不過是秦州當地的家族,在這裡作威作福,但放到整個大楚來看,又不算什麼了。憑什麼這些礦藏,能夠讓他們一手掌握?那就要問問他們在京城的靠山究竟是誰了。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反正礦是要承包出去的,給誰不是給?而且劉家家大業大,做這一行也更加熟悉,給他們也是理所當然的。反正又沒弄出什麼事情來。不過從平安來到秦州之後,情況就變了。旁人或許沒有想到平安到來之後對鐵礦的影響,但是劉家絕不會想不到,那位住在京城裡甚至可能是皇城裡的靠山更不可能想不到。所以才將王順子這麼一個人塞了過來。當然,他們未必知道平安最終的目的是要將鐵礦納入弓箭廠的管轄範圍之內,但想也知道,壟斷了一州鐵礦,豈有不替自己謀些好處的道理?平安大小算是個欽差,而且擁有直達天聽的能力,萬一被他發現了,也是一件麻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