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第2/2頁)
衣青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勸。”趙璨皺了皺眉,道,“之前咱們派出的兩支部隊,恐怕已經遭遇了北狄和西戎人了。他們既然聯手,弄出那麼大的動靜,自然是勢在必得。若不出乎他們預料之外,又如何能夠取勝?”他十分明白的指出,“若是這一次西北戰事不利,大楚接下來就要承受極大的壓力了。到時候會是什麼情形,我想諸君都能夠猜到。”只要讓敵人嚐到了甜頭,他們可不會滿足,而是得寸進尺,想方設法要撈更多的好處。若是讓三方形成同盟,一起對付大楚,即便是泱泱大國,也總有應付不周的時候。一點點蠶食鯨吞,或許就能將大楚國力漸漸消耗。“這不是一州一地的得失,而是涉及到國運,我非去不可。”最後,他做出總結。他可不願意接手一個風雨飄搖的國家。再說,趙璨心中總有些疑慮。因為這是跟上輩子截然不同的發展,雖然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但趙璨明白,真正的變數其實是他和平安。所以這一切的變化,很有可能都是因為自己而起,既然如此,他就要負起責任來。最後,還有個不好直說的理由,平安還在西北呢。雖說平安應該是在秦州,但趙璨太瞭解他了,即便沒事他也能折騰出事情來,何況是這麼大的戰爭?平安說不得就要抓住機會,去摻一腳。會不會有危險,誰也說不清楚。見他已經下定了決心,幾位將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知道勸不住,便索性話鋒一轉,替他打算起來,“那咱們合計一下,看看能勻出多少人馬給殿下帶走。”“我只帶五千兵馬,長河部落接連吃了那麼多次敗仗,想來不敢大舉進攻,剩下的人留在這裡,攔住他們是沒有問題的。”趙璨道。“五千兵馬太少了。殿下帶一萬人走吧。”五千人即便是去了西北,恐怕也沒有多少用。大家踴躍的開口,你一言我一語,竟然還真的擠出了一萬人馬來。趙璨想了想,覺得要力挽狂瀾,手裡的人馬若是少了,也的確是辦不到。況且這些人追隨自己,自然擔憂自己的安危,若是強硬拒絕,反而不美。便道,“也好,就帶一萬人。”既然已經定下,那自然就是越快越好。為了避免趙璨的行蹤被長河部落的人探知,從而對他不利,或是伺機攻打大楚,所以並沒有將軍隊集中到一起,而是命令各處的兵馬在和州與忻州交界處匯合。如此分散行走,便不容易被發現了。而在那裡集結之後,便能從忻州直接進入信州。西戎和北狄也難以察覺。趙璨雖說要走,但河北亦是不容有失,所以自己手下的人,只帶走了天樞一個,其他人都留在了河北,輔助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