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江南水鄉的艾麗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擁有了海戰的秘密武器後,羅馬積極尋找實戰的機會來驗證這種武器的威力和在實戰中的實際效果,以及如何在激烈的戰鬥中高效地使用這種新式的戰鬥技巧。

公元前261年羅馬和迦太基在西西里島南部——阿格里真託海域迎來了改革後的第一戰。這一戰羅馬出動了50艘五列戰艦和100多艘三列戰艦。而迦太基這邊擁有70艘五列戰艦和150多艘三列戰艦。迦太基艦隊之前在這裡耀武揚威了很長時間,並且利用艦首地投石器和弩炮不斷破壞羅馬圍城的營寨,給圍城的羅馬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因此羅馬這次急需自己的海軍給迦太基人來個迎頭痛擊,就算打不贏,至少也能起到騷擾或者牽制的作用,讓迦太基艦隊不犯如此招搖和囂張。

所以雙方海軍經過短暫的遠端武器試探後,就開始了集團衝鋒。迦太基海軍看到羅馬人的兵力比自己少很多,而且根據情報他們瞭解到羅馬人的海軍目前對海戰還處於初學者階段,連他們的手指頭都不如,所以迦太基海軍根本沒有把羅馬海軍放在眼裡。

因此,戰役剛一打響,迦太基便全軍出擊,企圖憑藉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從一開始就一舉消滅這支不知深淺的羅馬艦隊。正當迦太基與羅馬艦隊即將正面交鋒之時,海面上突然颳起一陣狂風,風浪瞬間變得洶湧澎湃,五米多高的巨浪接二連三地在雙方交戰的海域咆哮肆虐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原本準備撞擊的雙方戰船紛紛偏離了航向,許多船隻僅僅是與對方擦身而過,只留下一個瀟灑的側身剪影。更有甚者,由於風浪的影響,部分船隻甚至與自家的戰船發生碰撞。。

雙方的艦隊擦身而過來到對方的位置,就像平原上兩支交戰的騎兵在衝鋒後各自錯身而過,來到對方身後,然後調轉馬頭接著再戰。雖然雙方艦隊都錯過了第一次交鋒,但是雙方都很快就調整好船頭,在這種大風大浪面前,船頭的投石機和弩炮根本就打不到敵方地船上,所以雙方都放棄使用遠端打擊,就像騎兵收起了弓箭,換做馬刀來進行面對面的衝鋒決鬥。這次雙方的戰艦都調整了船頭進攻的角度,甚至有不少經驗豐富的水手可以利用海中的風浪來助長自己衝鋒的能量。

在碰撞的一剎那,雙方不少戰艦迎頭撞在了一起,就像兩隻發情為了競爭交配權的公羊將尖銳的利角狠狠撞在了一起,這一撞自然是將兩艘船都撞得劇烈搖擺起來,船上的人員都被甩得東倒西歪,摔的七葷八素,不少甲板上沒站穩地水手和士兵還都被掀進了海里。不少戰艦的船角都被嚴重損毀,甚至一些船在碰撞的一剎那出現了距離海平面45度的傾斜,差點就被撞沉。

另一些船隻則是穿過對方艦隊兩船之間的空隙,將對方戰艦一側的船槳全部撞斷,當然己方這邊也出現同樣的損傷,於是在交錯後都因為失去動力而停留在海面上。不少船經驗豐富在相撞之前就收起了自己船槳,這樣就避免了己方的損失,在把對方打成癱瘓之後還能繼續往前進攻。

當雙方相撞之後場面頓時亂了起來,就像交錯之後的騎兵方陣在中間會留下一堆戰死的屍體和無主的戰馬,同樣海戰中的艦隊在經歷了一輪驚天動地的衝撞後,也有不少軍艦沉入了海底,或者因為損毀嚴重無法動彈。混亂中不時有戰艦與依靠出色的駕駛技術,從側面撞向敵人的戰艦,將對方的船身一分為二,船上計程車兵自然也都落入海中,甚至葬身魚腹。

羅馬人由於缺乏海戰經驗,在經歷了第一輪衝撞後,不少船隻只能在原地停留或者打著轉尋找進攻方向,而經驗豐富且更加靈活的迦太基戰艦則可以從四面八方進行出擊,撞向羅馬人的艦隊。所以一開始的混戰羅馬全面佔據著下風,再加上艦船數量上的劣勢,羅馬艦隊甚至有被全殲的風險。然而羅馬艦隊在適應了最初的混亂後,立馬就穩定下來,利用混戰中敵方戰艦也無法快速移動的機會,第一時間使用了掛在船頭的秘密武器——烏鴉吊橋。

當被羅馬戰艦相中的敵艦被厚重的吊橋砸中並且鑿穿甲板的時候,迦太基的戰艦就等於被死神的鐮刀砍中,因為接下去迎接他們的是武裝到牙齒的羅馬重步兵,他們身披戰甲,拿著大盾牌和短劍衝到自己的甲板上,對著身無寸鐵,沒有披甲甚至赤膊上陣的迦太基水手喝船員一頓暴力輸出,猛殺猛砍,一直從南天門砍到尖沙咀,把整艘船的人都砍了個乾淨,隨後排排屁股又回到自己的船上,不帶走一根海草。

迦太基戰艦甚至到全員死光都不明白羅馬人是怎麼上來把自己砍死的,更不用說是其他戰艦上的船員了。他們只模糊地看到自家的戰艦在經過羅馬戰艦身邊後,似乎被某種力量給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將血

將血

河邊草
關於將血: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趙石的一生,註定是在殺戮和鮮血中前行。北至翰漠,南及叢林,大江南北,他到過的地方,都是烽煙四起,鮮血橫流,命若草籽。敵人畏懼他如魔鬼,部下敬仰他如神明。但誰又知道,他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一生都在不停的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和那份榮耀?當他回首望去,他史詩般輝煌的
歷史 連載 67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