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stor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人間四時,活著吧。
所有關於種葡萄的內容和梨花的比喻,版權都屬於汪曾祺先生(詳見《葡萄月令》)
關於蟬鳴的意象屬於張愛玲女士。
放在正文裡講是因為怕盜文網站不盜作者有話說。
作者有話說:大師:我可以。瀾瀾:不可以,先清心寡慾五千字再說。
種葡萄確實是個fg,但是個好的fg。我要用十二萬字向你們安利一下汪曾祺,有時微博粉絲會私信我說一些自己的苦惱,我不擅長勸慰人,就安利她們去看汪曾祺。汪曾祺先生真的很好,是在最苦的時候都能寫出一點生趣的人。最後本章送給微博id“林江北哦”的小姑娘,寫完這篇文(還有一章和一個尾聲就完結啦)我沒什麼別的長進,大抵就是以後再去佛前進香,不會再對菩薩許什麼願望。生而為人,苦海自渡,若真舉頭三尺有神明,只祝你快樂。
南邊天熱得早,邊湧瀾與僧人往東南方向而行,眼見滿目春色,一日更比一日濃郁。
他不再問僧人為何跟著他,僧人也不問他要去往何處,兩人結了一段四時之緣,便似有了默契,想是都願把這段塵緣再續一續。
“大師,我說我不記得前塵往事,看你也不覺得詫異?”
轉眼到了端陽佳節,家家戶戶掛艾草,懸鐘馗,祈福納祥,辟邪除災。邊湧瀾坐在江邊食肆裡,剝了個粽子吃了,突出聲問了僧人一句,問話時也不抬頭,只把粽葉整整齊齊摺好,放在桌邊。
“…………”
僧人不答話,見他手上粘了糯米,便自懷中取出素帕,倒殘茶打溼了,並不避諱閒人目光,拉過他的手,無言為他抹淨。
“…………”邊湧瀾笑了笑,倒也不掙,垂了眸子,眼波一顆顆數過腕上佛珠,亦不再言。
龍舟入水,口號嘹亮,囚龍江邊擠了一堆人看熱鬧。
邊湧瀾拖著僧人混入人群,摩肩接踵間,錯身到僧人身後,微垂下頭,把下頜輕輕放在他肩膀上,光天化日之下,附耳與他道:“大師,你一個出家人,可是心裡也有鬼?”
一句話說完了,邊湧瀾方待撤身,卻覺手腕被人牽住。
僧人不回頭,不看他,只反手捉住他的手腕,將人帶近一些,微微偏頭道:“沒有鬼,人倒是有一個。”
“戒殺戒盜,戒淫邪妄語,”邊湧瀾輕聲笑了一句,語聲與號聲、鼓聲、喧譁聲混在一處,幾不可聞地問他,“大師,你不再琢磨琢磨?”
“琢磨過了……”他的指尖慢慢劃過他腕上佛珠,又再向下,握住了他的手,熙熙攘攘的人聲中,兩個人兩隻手,十指默默糾纏,“……貧僧對你不守戒。”
百里江面,十餘條龍舟你爭我逐,岸上看熱鬧的百姓隨船而奔,鼓掌叫好,喧囂地把兩個人落在了後面。
邊湧瀾放開僧人的手,微微一笑道:“走吧,帶你去個地方。”
山川浩渺,長河逶迤。二人立在山間一處高懸的斷崖上,整個海陵郡的景色便盡收眼底。
邊湧瀾走前一步,刀不出鞘,遙指著眼前河山,問僧人道:“大師,你不問問我,這景色眼不眼熟?”
“…………”
僧人默聲不語,只見眼前人背向著自己,橫刀而立,袍袖當風,一個背影懸在這浩渺天地之間,是幾欲乘風歸去的瀟瀟灑灑,無拘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