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國外的資料到了 (第1/2頁)
六月榴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楚天商報》這頂帽子扣的還是很有水平的,不好摘也就罷了,關鍵是,髒!
一來,劉廣林根本沒有辦法證明自己不是作秀;二一個,《楚天商報》也沒有歪曲捏造事實,它只是影射而已。
無緣無故的被人潑了一身髒水,劉廣林當然要記在心裡,總有算細賬的那一天嘛!
央媒的喬新楚和杜薇兩人,在西陵市又多逗留了一兩天,找到了足夠多的素材這才和劉廣林道別,回京城去了。
從始至終,這兩位高階記者都沒有把這次採訪的題材和焦點透露出來,劉廣林也有意不打聽,雙方都維持著默契。
倒是杜薇,回京之後的第三天給劉廣林打了個電話,透露出總檯已經定下來正式採訪的焦點題材,一共有兩個,新農村建設和公務員體制改革。
這種央媒的正式採訪,也叫預熱採訪,是為大領導實地考察時做宣傳準備的。
這種正式的採訪題材,一般來說,都是大領導具體考察物件。這個東西是有保密級別的。
但,現在既然連杜薇這個副處級的主任記者都知道了,就說明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她在奉命洩密。
至於奉誰的命,這個不用問也知道,當然是安福衚衕的大主任。
其用意也很明顯,就是讓劉廣林就這兩個問題多做一些準備,省得他前來考察的時候出笑話。
這種事情,安福衚衕當然不可能對劉廣林透露,領導機關的威嚴還要不要了?!
但是,由央媒這裡放出點訊息來,還是不打緊的。
曾經在安福衚衕工作三年多的劉廣林,對這裡面的門道一清二楚。
甚至連央媒二次採訪的時間基本上就是大主任前來考察的時間,這個基本規律都已經掌握了。
所以,劉廣林才追問了一句,“你們什麼時間再來西陵?”
果然,傻大姐杜薇下意識地回答道:“採訪任務已經安排出來了,大概兩週後吧!”
杜薇完全不知道,她可是洩露了天機。
劉廣林結束通話電話之後,在心裡開始盤算起接下來兩週的時間安排。
哪些方面的準備不足,需要加強;哪些方面的人員不夠,需要補充,等等。這些千頭萬緒的事情,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想明白的。
但是,這種保密級別非常高的事情,劉廣林也不好宣之於口,只能默默地做起來再說。
不巧的是,不管是西陵市的黨建工作,還是宜都市的新農合投產潮,都相對集中在了這一段時間,時間管理實在費勁。
西陵市全省範圍的公開招考,這是開先河的舉措,引發轟動效應也在情理之中,被社會、被媒體聚焦也是理所當然。
所以,在這一批招考人員的錄用上,西陵市委組織部門就要格外的謹慎,樹大招風嘛!
萬一他們搞出一個小小的工作失誤,在這種聚光燈下,錯誤也會被放大的。
所以,在這一批公開招考人員的錄用上,劉廣林也是嚴格把關,一絲不苟。
等到全體公示之後,西陵市這邊的工作量稍微少了一點點,劉廣林又要開始往宜都市跑,忙到不可開交。
在這種忙碌中,劉廣林委託古公子在海外收集的一些歐美國家政治體制資料,也被送到了西陵市。
送資料來的,是一位精幹的年輕人,從站姿上來看,還是個軍人。
他拖出身後的拉桿箱遞了過去,欲言又止,最終還是說道:“劉書記,這裡的資料有些比較敏感,我們也是費了不少功夫才搞到的。”
劉廣林面對這種善意提醒,在感動之餘,也很擔心他們這些在海外工作的同志們的人身安全。
他認真地問道:“海外的同志們有沒有受到什麼不公正待遇?安全不安全?需要不需要我們出面?”
這位送資料的人顯然是古公子信得過的,對劉廣林也有些瞭解。就聽他說道:“海外的事情,和公正不公正的真扯不上,靠手段和實力。
為了搞到這些資料,我們有好幾個同事被迫回國休假了,目前我們都很安全。
總之,這些在我們認為的、基本沒有任何價值的普通情報,外國人看得挺緊。”
又有好幾個人被遣返回國了嗎?!
聽到這個訊息,劉廣林心裡頭有些難過,感覺肩上的擔子又沉了一些。
當著這位軍人的面,劉廣林撥通了古公子的電話,感謝他及時地送來這些寶貴的資料。
電話裡,劉廣林向他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