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雲中歌渺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盟軍後勤總部迎來了第二次覆滅。

第一次覆滅,在其他未參戰的國家眼裡,這姑且也算是情有可原的一件事。

因為人類還沒有做好面對傀儡軍的準備。

傀儡軍雖然透過一系列戰績成為了阿諾德大陸最受歡迎的武器,但是人類對它的真實資料其實並不瞭解。

人們瞭解它的渠道是透過以往的戰役,而撰寫在期刊上的,用四個字可以概括,那就是摧枯拉朽。

人們只知道傀儡很強大, 效能很優越,但是具體到了哪一個階段,心裡並沒有明確的資料。

指揮官和各國軍事評論員可能會更清楚一些,因為他們會透過各種細節來進行推算,得出的資料或許不是最精準的,但離最終答案不會差太多。

不過這裡又有一個細節,那就是八足傀儡並不是一成不變,它一直在進化。

雖然成品推出後八足傀儡便沒有再進行大規模的專案改進,但每一次戰鬥結束,老薩里都會根據八足傀儡在戰場上的表現對其進行細微調整。

一次兩次微調帶來的變化雖然並不明顯,但積少成多,目前為止八足傀儡在效能上已經比剛推行時提升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這些都是隱藏在幕後的資料,不是直接接觸者,光從紙面資料是很難看出來的。

這也導致阿諾德各國指揮官對傀儡的印象還保留在剛推出的那個階段。

並且由於魔導炮和狼族傀儡版本的推出,又吸引了一大波注意力。

人們都是喜新厭舊的性格,新推出的版本表現遠比前者優秀,自然而然的便掩蓋了前者的光芒。

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各國、包括聖教國和盟軍,很快接受了後勤總部淪陷的結果。

不甘心,肯定有的,但辦法屬實也沒有。

因為傀儡軍的突進速度真的太快了,一晚上的時間就能橫穿整個北境,這樣的行軍速度,就算是以速度見長的人類輕騎兵,都很難追得上。

敵我實力本就懸殊,再加上事後的自我安慰,後勤總部淪陷,也就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這也是戰後盟軍並沒有發動輿論攻勢的原因。

換做其他情況,比如一戰殲滅幾十萬大軍這種,事後聖教國必然會發錢讓圈養的二鬼子們製造輿論壓力。

不把傀儡軍抹黑成深淵裡的惡魔,他們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而第一次之所以沒有這麼做,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沒把盟軍打痛了。

一座要塞的淪陷,僅僅只是讓他們損失一點顏面,無法做到真正的傷筋動骨。

並且當時還是盟軍謀取南境的關鍵節點,不太適合大肆報道己方的敗績,不然影響了軍心,到時候誰來負這個責任?

所以最後盟軍只是發表了一篇模板化的譴責公函,便沒有了下文。

然而這一次卻不一樣。

傀儡軍是在盟軍有防備的情況下硬生生突破了百萬聯軍防線!

接著先是摧毀了易守難攻的巨石城要塞,接著又以雷霆之勢強勢擊潰了趕來的十萬罪軍,最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利用潰兵吸引後勤總部守軍注意力,然後迂迴到右側,不費吹灰之力再次拿下後勤總部。

第一次還能用不熟悉、沒有準備好等藉口來掩飾,第二次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這一點不單單是觀戰一方如此認為, 盟軍內部一些成員國、以及聖教國也是如此。

傀儡軍專挑後勤總部揍的行為已經上升到了當面打臉的程度,如果不找回場子,那麼將會對盟軍凝聚力產生巨大的打擊。

更深入一點說,聖教國在盟軍的領頭地位都會受到挑戰。

盟軍看似鐵板一塊,其實也是草臺班子聚在一塊。

就好似各地的黑幫因為利益走到了一塊,看似威風八面,其實內部也有諸多的矛盾。

而其中最無法緩和的,就是利益。

蛋糕就那麼大,你多吃一點,我就得少吃一點,一些坐末尾的甚至只能吃點邊角料,這如何能讓人信服?

也就是聖教國勢大,不然各國代表早就鬧起來了。

並且像盟軍這樣內部充滿算計的聯盟,老大位置也不是那麼好坐的,在關鍵時刻老大必須得作出表率,一旦老大在外地面前露了怯,或者是顯露弱勢,那麼第一個咬老大的,可能不是敵人,而是他的手下。

所以今日的艾瑞希,未嘗不是明日的聖教國。

盟軍先頭部隊抵達時,傀儡軍已經不見蹤影,後勤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無限之迴歸現實

無限之迴歸現實

西林小小卒
關於無限之迴歸現實:header
仙俠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