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深度。
最後,想要把日本改造成一個跟高麗一樣,可能服從於明朝的藩屬國是很難的,孤懸海外日本骨子裡就不願意跟大明交往,因為大明的體量實在是太大了,哪怕日本不算小國,但依舊會對這個東方的鄰居有本能的恐懼,如果不是迫於局勢,他們從心底裡也不想接受大明的干涉,相反,他們只能依靠大明的扶持,來維持自己的殘餘勢力,而與北朝繼續保持對峙。
換言之,這些南朝的日本貴族們的目的就是湊合活著,繼續維持自己的權勢,壓根就沒什麼雄心壯志,既不想接受改造,也沒能力統一日本。
扶持南朝有利於大明的利益不假,但大明不是沒有選擇,如果南北朝內戰結束,大明同樣可以選擇跟北朝交往,只不過一個統一的日本,對於大明來講稍後動手可能會更費事所以現在的考量,其實就是到底要不要冒著被拖入泥潭的下場去幫助南朝,如果不幫助南朝,那麼日後遠征日本的成本是否會比現在拖入泥潭還要高?
還是一個成本核算和機率預估的問題。
“雙方不爆發大規模衝突維持現狀才是對大明最有利的情況,如果大明直接派兵的話,可能會激化日本南北朝的內戰,所以孫兒認為最好不要有過激舉動,避免刺激到南北朝雙方,讓他們產生誤判,幹出不理智的事情來,而且派兵援助就相當於把賭注壓上桌子了,後面要麼加大投入要麼忍痛收手,對於大明來講沒有這個必要。”
“大孫你覺得該如何做合適?”朱元璋帶著幾分考校的意味問道。
“孫兒認為跟對於高麗的對策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在不直接干涉日本內戰的前提下,給予南朝一定的支援。”朱雄英建議道,“比如,我們可以提供物資援助,以及派遣使者在南北朝之間進行外交斡旋。”
朱元璋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的光芒,朱雄英的建議既考慮了大明的利益,又沒有太過魯莽,大明未來需要的就是這樣懂得深思熟慮的明君,而不是會為了好大喜功而窮兵黷武的暴君。
“不過。”朱元璋頓了頓,說道,“英兒你也要記住,從古至今,都是有刀把子才有腰桿子,敵國不敢殺漢使,是因為南越殺漢使,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頭懸北闕,是因為漢軍足夠威名遠揚,所以對於高麗和日本的問題,使者的努力重要,但沒那麼重要,根本上講,還是大明懸在他們腦袋上的劍最重要。”
“劍,懸著的時候最為攝人。”
朱雄英點點頭:“孫兒明白。”
“咱會讓五軍都督府商議個章程,濟州島的軍港要好好改造一番,現在駐泊不了多少艦船。”
經過這幾年的造艦,雖然大明的遠洋艦隊還沒有達到能夠護衛和裝載十萬人以上規模的軍隊進行跨海遠征的地步,但是也已經算是初具規模,因此向濟州島部署一支分艦隊還是不成問題的。
至於蒸汽船,雖然造出來了一艘小船作為樣品,甚至還參加了鎮江龍王節的龍舟競賽,但是說實話,那也僅僅是“把蒸汽機安裝在船上”,因為效能嚴重不夠,所以推進速度極其緩慢,而且蒸汽機上船會給整個船體結構都帶來巨大的變化,應用到了戰艦上則更不穩定再者說,現在大明自己造的蒸汽機,推個小船都費勁,指望進步到能夠推動戰艦,這裡面的技術跨越就更大了,沒個三年五載都費勁,這是光靠外部輸入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自研能力的提升。
在戰艦的發展上,以後肯定是要向著蒸汽鐵甲艦發展的,但對於大明來說,成熟穩定的風帆戰艦依舊是未來,或者說截止到徵日戰爭時期的最佳選擇。
朱元璋站起身來緩緩踱步:“除了加派水師,島上那些蒙古人也是個麻煩,這些現成的軍隊不用白不用,不過處置起來卻費事,若是拆散整編,難免會激起叛亂,若是放任不管,也不是個辦法。”
這確實是個問題,濟州島上的蒙古人已經繁衍生息了數百年,雖然島上也有漢人、高麗人、色目人,但是對於他們來說,是哪個民族並不重要了,他們對於自己更多的共同認可是基於濟州島這個地域的,而現在雖然歸順了大明,但這個認同短時間內是無法抹掉的,而且由於是和平歸順,雙方並未發生戰爭,也就無所謂勝利者和失敗者,更多的是一種迫於形勢的合作。
偏偏濟州島上的三萬多軍隊,還是有一定實力的,大明想讓他們來充當黑手套的作用,一旦高麗或者日本有事,就可以讓他們出兵干預,這對大明來講屬於有限度干預,一旦不順利可以及時止損,是價效比非常高的。
因此,既然這些人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