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第1/1頁)
Fahrenhei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元春此時就像在警幻仙子的水鏡之前那樣,眼睜睜地看著孃家&ldo;忽喇喇大廈將傾&rdo;,而深恨自己無能無力。王妃劉娡自知時日無多,卻不曾讓出管家之權,元春也再次體會得深切:為何人人都對錢權趨之若鶩。元春深吸口氣,忽然起身來到案前,提筆臨起字帖,約莫站了半個時辰,腿都有點僵直,那股子鬱氣終於散去大半。心緒平復,她才在傲梅和抱琴左右牢牢看顧之下,活動了下手腳,再次回到案前給趙之楨寫起了家信。與此同時,趙晗也在書房給父親寫信:一一稟告府中瑣事。京城距離北方大營,快馬加鞭日夜兼程,也不過兩天多一點。趙之楨的心腹帶著數封家信回到大營,來不及梳洗便恭敬地守在大帳之外,等著王爺的召見。說實話這些日子趙之楨也是心中有事,夜不能寐。與北狄打過幾場,互有勝負,但相對幾年前的大戰,實在是有點小打小鬧的意思。大軍在外一日,這糧草兵器牲畜再加上軍餉,幾乎如流水一樣無時無刻地&ldo;沖刷&rdo;著國庫。這快兩個月下來,朝中可是有若干&ldo;錚臣&rdo;耐不住寂寞,開始上表請聖上催促南北兩邊都要積極迎戰。話說朝中名將自然不缺,只在北狄人身上立下大功,並多次領兵十萬有餘的老將就足有兩位,可這回無論是北面還是南面戰場,聖上都沒有啟用這兩位。原因……趙之楨自然也是參透了的,而且直接&ldo;參&rdo;出了一身冷汗:聖上是位守成明君,堪稱勤政愛民,知人善任,但他軍事上天賦一般,因此對兵權自然萬分謹慎。為避免兩位老將功高蓋主,聖上便這二位在京中任職,而且都是要職,可這二位一生也不能再回到戰場了。這手段也是全了君臣情誼,省得到時候彼此猜忌……最後鬧得沒法圓滿收場。趙之楨身上也有戰功,但絕沒大到讓聖上也把他丟在京裡,再不能執掌兵權的地步,只是以後……就難說了。像是力挽狂瀾,讓北狄人全軍覆沒這種事兒,趙之楨自然再不敢想。因此他如今仍是令麾下眾將輪流出戰,卻再不強求速戰速決了。不過他這番舉動,倒是讓幾位老將對他轉了印象:一直以為七皇子年輕氣盛,誰知竟是個妥當人。大軍之中精銳不停往南面調動,哪位也沒這個底氣,隨便就跟北狄人決一死戰了:北狄人若是好啃的骨頭,何至於一直都是本朝的心腹大患?不過這邊也不是沒有好訊息。比如趙之楨已經從好友柳桓處輾轉得知南邊那位與北狄人確有聯絡,不過這種聯絡……大約就是都在等對方先出頭,弄出&ldo;大動作&rdo;,然後自己這邊跟著趁火打劫,海撈一筆。只是先出頭的那邊,肯定要遭受最猛烈的攻擊,於是雙方就開始彼此&ldo;謙讓&rdo;,俗稱扯皮。瞭解過局勢,趙之楨稍微放鬆了一點,不過大軍數萬人的吃喝拉撒睡依然牽扯了他大半精神,聽說心腹歸來,他不免精神一震:必有好訊息!王府穩若泰山,當然是樁好訊息。趙之楨這位鮮少在人前露面的頭號幕僚姓季,乃是貴妃為他挑選,為人穩重,因此一直以來深得信任。若是元春聽到此人名姓,還會驚訝一下:原來趙之楨登基之後神神秘秘卻又聲名赫赫的密諜大總管,此時已經跟在趙之楨身邊了?至於便宜岳母,聖上只是賞了丈白綾,卻不曾將此事公之於眾,反倒王妃的哥哥嫂子在驚懼之下,居然要行不孝之事……趙之楨聽季先生說完,倒是輕嘆一聲,&ldo;何必呢?&rdo;聖上自己都是個孝子,這忤逆之舉算是徹底絕了御史府的前程。最後季先生奉上幾封家信,趙之楨坐在案前,一一開啟,看到兒子敘述庶母得意洋洋地顯擺&ldo;膝墊&rdo;,也正是這兩塊棉墊子起了大用……趙之楨忍不住放聲大笑,笑夠了還在回信裡表示若是這對膝墊因為救過晗兒,元春便不肯上交,那就給他再做一套‐‐北面苦寒,有膝墊不是為了&ldo;跪得容易&rdo;,還能保暖,最關鍵的,那是元春的針線。她從沒給自己添過愁事兒。再想起她摔過之後,可憐兮兮地望著自己,還有那些貼心的筆記……趙之楨心頭一暖。可京中王府的元春可一點都不暖心:親孃倒是安生了,可舅媽又&ldo;看不過眼&rd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