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五百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愛國趕緊的去催廠房了,現在這個時間段已經可以大幹快上了,這個時候廠房就一層,雖然說修建不是問題,但是基本都是人力,後世的什麼攪拌車,天泵等等的都還沒有,就連塔吊也沒有,當然也不需要塔吊。
劉海這邊一邊琢磨六缸柴油機,一邊等著李大力幾人製作船用推進器,平板卡車搞運輸也是可以的,兩邊留下插欄板的位置。
這個時候運輸肯定要有欄板,你要沒有,信不信到地方都沒有了。
路上都給你弄沒有了,現在司機出門都帶槍的,距離舊社會還沒幾年,很多地方你跟他說法律,還不如當地族長一句話管用,法制社會那是在很多年之後。
因為戰爭原因,各個地方喜歡抱團取暖,一個地方一個姓那就是得聽族長的,京都周圍好一些,其他地方伱要從俺們這裡過,不得拿幾個?不然信不信弄死你丫的。
劉海在忙的時候,朱海洋的同學周明成找到了朱老師。
“海洋,看看這個。”周明成拿著一份資料給朱海洋。
朱海洋仔細一看,驚訝的問道:“這就彙報上來了?”
“嗯,他們打電話沒多久,就上報上來了,現在部裡面專家已經連夜趕到那邊了,這次紅薯與土豆高產專案,多半是成了。”周明成有些激動,因為這個發現是自己發現的,一旦成了,那就是有功之人。
“海洋,你把我想成什麼人了。”周明成急眼了。
——————————————
其實劉海想多了,在這個大吹風的時代,,一百斤一個的紅薯。
而且紅薯基本不選地,山地,坡地,適應性廣。
“四驅部隊用好,另外川藏線也用的比較好吧?”
原來孫愛國打聽了一下,發現咱們現在已經有魚雷艇了,速度最高可以達到42節,雖然比劉海說的要慢一些,但是已經足夠快了,原本的想法就有些落空了。
“嗯,也許是劉海同志以前種地的吧,沒想到下半年,這地裡面有一部分紅薯,土豆格外的好,劉海同志就找他老師問問,他老師就找了農學院的同學,挖的時候我還親自上手了,那個時候正好是手扶拖拉機出來,就用那個拖拉機把紅薯土豆翻出來。”
因為冬季只有在這南邊部分地方可以種植紅薯,其餘的地方種植不行,就這樣這邊冬季都有點沒挺過去。
農業部的領導見了一機部領導,不免調侃一番:“你們那個摩托車廠居然把手都伸到我這邊來了。”
“加空調嗎?”
“去年你們請一個農學院的老師去挖紅薯?”領導提示了一下。
“好吧。”
專家們忙碌了好幾天,結果出來了,試驗田單紅薯就達到了接近8000斤,算上藤蔓什麼的萬斤(現代大田管理的好,氣候好,最高可以達到一萬斤,農作物受到氣候影響很大。)
農戶種植的就要低一些了,紅薯只有6000斤,加上藤蔓有接近八千斤了。
“這不是要兩個變速箱?”
當初劉海在種植的時候弄了一個頭,一部分航母的,一部分正常的,一塊地裡面就一片紅薯土豆特別好,其餘的都一般,不然怎麼對比?
“4.2四驅搞一個,你看怎麼樣?”
“平原6.2米長的貨箱沒問題,但是廠長,您要考慮道路問題,轉彎半徑。”劉海比劃了一下說道。
紅薯藤可不會丟棄,一旦驗收透過,這些會送到各個省市,可以從南到北種植,六月份在北方種植,九月底就可以收穫
以後說起來,誰知道啊,我又不懂種植,我就是開荒種植呢?
“是的,其實很多良種都是從大田裡面選出來的,換了別人也許就好奇一下子,其實咱們北方種這個品種很好吃,去年收了紅薯我們就煮來吃了。”周明成點點頭說道。
晚上劉海來上課,朱海洋這麼一說,劉海就開口說道:“老師,我能有什麼功勞,我就是看裡面一部分長的好一些而已。”
後世土豆在大西北種植的不少,那邊很多人也是以土豆為主食,其餘的糧食看天收,豐收的時候下大雪還在收糧食,年成不好的時候顆粒無收,後世很多商人從西南,中原地區拉一車紅薯到大西北換土豆,一斤紅薯換好幾斤土豆,靠這個發財的。
“可以是可以。”
微耕機一般是8馬力的單缸柴油機,在現代農村,特別是西南地區的山區很受歡迎,只要不是臺階,人走的路都可以走。
“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