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思定之後,立刻派王府長史進京朝見永樂帝。獻上嘉禾,趁著皇帝高興,提出派人到漢王和趙王的屬地取取經,回頭繁榮一下晉地的經濟。晉王長史說話很有水平,一再表明,晉王本意只為學習兩地的先進經驗,提高一下屬地的gdp,絕無同皇子私自結交的意圖。&ldo;還請陛下恩准。&rdo;有獨到眼光的不只是晉王,周王也派人前來朝賀,提出了一樣的請求。作為朱棣的同母兄弟,朱橚比侄子更瞭解天子,進獻嘉禾是必須的,一同獻上的,還有傳說中的仁獸騶虞。仁獸現世,證明今上是仁德之君!各種上表溜鬚,龍心定然大悅,請求派遣兩支學習隊伍,應該不成問題。鑑於有長頸鹿被誤做麒麟的歷史記載,騶虞到底是何種動物,還有待考證。至少在孟清和看來,根據種種描述,周王進獻的這頭仁獸,要麼是頭雪豹,要麼就是頭難得一見的白老虎。只可惜,他人在大寧,不能親眼見證。不過,即便被召回京城,圍觀一下的機會也不大。皇家動物園,概不對外售票,伸長了脖子也未必能到此一遊。自見到天子出行,拉輅的不是駿馬,而是實打實的大象時,孟清和就對史官的實事求是精神產生了懷疑。正德皇帝建個豹房,被史官罵成了昏君中的昏君。但比起用大象拉車,帶著豹子打獵,還從非洲弄回了長頸鹿的永樂帝,朱厚照那點興趣愛好,當真是不夠看。據孟清和所知,不少勳貴都有豢養猛獸的愛好,他在武陽侯家裡就見過兩頭三月大的虎崽子。由此可見,歷史的真相到底如何,不過只是史官手中的一支筆。晉王和周王的表疏一上,原本對北京大寧等地諸多非議的聲音一下降低許多。趁此良機,永樂帝召見群臣,將大寧一地上繳的糧稅和布匹金銀銅錢擺出來,大殿裡頓時一片寂靜。朱棣表示,朕是講理的。諸位要擺事實講道理,把大寧都司打倒,可以。前提是,由諸卿推舉賢能繼任,並立下保證,一年之後上繳朝廷的糧食布帛要與當下平齊。朕給諸位機會了,想抓住就趁早,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群臣低頭,有志一同的沉默了。如果不是資料造假,只能證明一點,興寧伯和大寧都司上下實非常人。一地的稅收加起來,快趕上江浙一省膏腴之地。邊塞苦寒,人所共知。便是寧王朱權也不敢保證,可以將大寧經營到今日這個局面。推舉賢能?上山下海也未必能再找出一個興寧伯。即便找出來,沒有定國公的支援,沒有漢王和趙王的大開綠燈,想在大寧有所作為也不是件容易事。坐在龍椅上,永樂帝一下一下敲著手指,眯著眼,抖著鬍子,說啊。怎麼不說了?奏疏上引經據典,要見真本事的時候就蔫了?大寧都司上下串通一氣,圖謀不軌?簡直是笑話!當錦衣衛北鎮撫司是擺設? 開互市,辦儒學,提高邊軍待遇,招撫化外邊民,一件件,一條條,早已寫成奏疏和錦衣衛的條子擺在御案之上。信不過興寧伯,還信不過自己的兒子?洪武帝能將二十多個兒子分封出去,給他們軍隊,令其鎮守一方,就是因為在老子跟前,做兒子的永遠翻不出多大的浪花。如朱棣這樣的猛人,不也是等老爹大行之後才敢造侄子的反?以朱高煦和朱高燧,更不敢輕易在朱棣面前玩心思,何況還要再加上一個沈瑄?給儒學和邊軍的獎勵,都是大寧都司發的,名義上,卻是天子的恩賞。學子和邊軍感激大寧都司不假,忠誠的卻仍是他這個天子。從錦衣衛送回的密保可以看出,興寧伯清正廉潔,朝廷發給他的寶鈔,多以天子之名又發了出去,這讓永樂帝十分感動。不想著摟錢,卻為國散財,這得有多高的思想覺悟!至於孟清和派人隨鄭和船隊下東洋,計劃同東洋各國互通有無一事,被永樂帝直接無視了。&ldo;用人之道在得其心。體其情,恤其弱,人有感恩之心,如此,再圖其功,未有不得其力者。&rdo;這番話是朱棣講給兒子聽的,如今看來,卻是要再提點朝臣一番。能不能體會其中深意,就要看各人的造化了。有造化的,必將得到重用。腦子轉不過彎來的,要麼原地踏步,要麼就只能一路後腿,徹底被同僚甩在身後。暫時壓下朝堂上的聲音,朱棣再次召見楊鐸,隨即,錦衣衛北鎮撫司做出了一番調動,隨同孟清和北上的錦衣衛回京述職,其後再前往山西,雲南,福建等地公幹。楊鐸親自帶人前往北京,再往大寧,開原,宣府,傳達天子敕令。朱棣掛心的,不是孟清和等人的忠誠問題,而是要清查某些不安定因素,揪出一些背後勢力安插在幾地的探子。部分機密之事,北京巡按御史都未上報,朝中的一些人是如何得知?李景隆和邱福被彈劾的風波尚未過去,朱棣始終有個猜測,卻一直沒能得到證實。他需要確認,即便有丁點的蛛絲馬跡,也不能放過。朱允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本該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