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天色,陷入了久久的沉思。為了徐家,他的確該好好想一想了。進入十二月,燕王突然班師回了北平。山東境內烽火暫熄,守衛濟南的盛庸和退入宿州的平安卻嗅到了一絲不尋常。形勢大好卻突然撤退,要麼是北平出了事情,要麼就是在醞釀著更大規模的進攻。盛庸和平安都認為後者的可能性更大。眼前不過是暴風雨前最後的寧靜,燕王再來時,恐怕就是最後拼死的決戰。京城的建文帝卻不這麼想,他更傾向於方孝孺的離間之計奏效,燕王疑心世子在他身後捅刀,大軍回師穩定根據地去了。方孝孺也是一樣。興奮之餘,一封聲情並茂的檄文再次出爐,繼續大罵燕王是擾亂朝綱的亂臣賊子,號召天下有識之士起兵勤王,還江山太平社稷清明。方孝孺恨不能明日就誅滅燕王,天下穩定,他才可繼續鑽研周禮,推行復古,實現偉大的理想。檄文發出之後,引來的不是如往日一般的讚揚之聲,反而是聲聲質疑。在建文帝和方孝孺暢想剿滅燕王叛亂,共建美好社會的時候,關於錦衣衛的流言已是愈演愈烈,壓都壓不住了。 應天府堂官察覺到情況不對,擔心背後有人操控流言的傳播,聯合五城兵馬司在城內外暗中盤查,結果卻是白費功夫。雖然知道流言大多由北邊來的流民和乞丐傳出,源頭和正主卻始終抓不到。流民戶籍不明,乞丐也是一樣。應天府衙役手握鐵尺,五城兵馬司的軍漢揮舞著刀鞘,看似威風,卻找不到用力的地方,只能拍空氣。隨著應天府的連串舉動,流言的傳播速度更上一層樓。內容也是更加豐富多彩。什麼錦衣衛密探大鬧國公府,天子與錦衣衛二三事,某大學士同錦衣衛千戶不得不說的關係,繪聲繪色,好似親眼所見一般。流言沒有明指某大學士是誰,從內容揣測,有九成以上的可能是翰林學士方孝孺。答案一出,天下譁然。方孝孺是誰?當世大儒,讀書人的楷模,文官的偶像,言官的榜樣。如此正人君子竟然會同臭名昭著的錦衣衛牽扯到一起?大部分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尤其是讀書人,更斥責其為無稽之談。恰在此時,奉命入燕的錦衣衛千戶張安突然現身說法,將方孝孺如何提出反間計,如何同他聯絡,又如何令他陷害對朝廷無比忠誠的燕王,挑撥燕王父子關係,原原本本,一絲不落的說了出來。並由&ldo;正義之士&rdo;集資印刷成文,供天下人閱覽。為了增加內容的趣味性,撰稿者採用了演義的寫法,分為章回小說體,可讀性更高。大概是覺得還不夠震撼,燕王親自寫了一份奏疏,派人送入京城。入京的武官很清楚,此行十分兇險。風險卻伴隨著機遇,如能保住性命,他日燕王殿下榮登大寶,自己的功勞絕對是鐵板釘釘。於是,在大搖大擺進入南京,將奏疏遞上之後,武官春風滿面的被大漢將軍拿下,扔到錦衣獄中和武勝作伴去了。兩人見面之後,隔著欄杆抱拳,互相問候。兄弟可好?如今做了鄰居,為了美好的未來,光明的前途,理應互勉。接到燕王奏疏,通政使司上下冒出一身的冷汗。真要面呈陛下預覽?會不會把皇帝氣出個好歹?眾人互相看看,最終由左右通政和謄黃右通政舉手表決,送!通政使為何沒參與表決?說起來慚愧,因與戶部右侍郎政見不和,一言不愉大打出手。搏擊之技略遜一籌,被敲破了腦袋,傷到了面子,告假養傷中。如通政使司上下所料,燕王這封奏疏的確捅了馬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