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黃淮等人也沒機會面奏天子,只有中官來回傳話。未免重要之事洩露,楊士奇等人只能將寫好的條子夾在奏疏中,再次封好,送去司禮監。朱棣一直沒回乾清宮,起居和處理政務都在坤寧宮。徐皇后勸了幾次,也不見走人,終究是精力不濟,隨他去了。包圍平王府的錦衣衛已經撤走,除了平王府左長史和十餘名宦官宮人,其他人都被放回。平王和平王妃很快出宮,平王世子朱瞻基被留在宮中。漢王世子朱瞻壑乾脆被抱到了朱棣身邊,看著圓頭圓腦,小老虎似的朱瞻壑,朱棣難得露出了笑臉,徐皇后的病體也漸漸有了康復跡象。 &ldo;皇祖父,皇祖母。&rdo;朱瞻基已出閣就學,負責教導他的正是太子少師姚廣孝。姚廣孝已經八十歲,身體和精神都不如當年,教導皇孫讀書有些力不從心。經他舉薦,翰林院侍詔鄭禮,魯瑄等被天子召見,奉旨教導朱瞻基學問。&ldo;朕長孫天資聰睿,爾等宜盡心開導。凡經史所載孝悌仁義,日與講究。不必如儒生繹章句工文辭為能。&rdo;鄭禮等人稽首受命,教導朱瞻基讀書愈發盡力。君臣獨坐時,姚廣孝曾問朱棣,&ldo;只教導皇長孫孝悌仁義,不與帝王大訓?&rdo;朱棣的回答很乾脆,&ldo;吾孫尚幼。&rdo;不用朕,而用吾。姚廣孝頷首,他能猜到,永樂帝話中所言的皇孫,並非朱瞻基。自出閣就學,朱棣便下旨令朱瞻基留在宮中,只逢初一十五回王府,隔日又要早早回來。皇帝皇后對皇長孫的寵愛依舊,但是,侯顯等貼身伺候皇帝皇后的宦官宮人逐漸發現,朱瞻壑在身邊時,皇帝皇后的笑容更多。皇帝連續七天沒在奉天殿露面,朝臣們滿心焦急,都察院和六科都準備好入宮直諫,抱頭撞擊柱子了,朱棣卻突然上朝了。看著龍椅上的皇帝,鼓起勇氣的朝臣像一拳打在棉花球上,渾身難受。朱棣不管朝臣怎麼想,自顧自的頒下旨意,&ldo;平王就藩歸國,召漢王趙王回京。令興寧伯居北京,仍掌大寧事。設北京兵馬指揮司,賜夜巡銅牌十面,興寧伯掌之。&rdo;不等朝臣們深思其背後含義,朱棣又下令,封京衛指揮使張麟為彭城伯,令戍欽州。此令一出,群臣都是一愣。張麟是平王妃的父親,也算是靖難功臣。欽州在西南之地,不說窮山惡水,也差不了多少。興寧伯能在廣西混得風生水起,賺得盆滿營缽,定國公能帶著軍隊在西南橫著走,被邊民土官當殺神供著,不代表其他人也可以。表面上看,張麟升官了,封爵了。實際上,卻是直接從中央貶到地方,別說起復,能保住命就算不錯了。旨意一下,斷無收回的可能。中官到張家宣旨,連紅封謝儀都沒收,三個字,嫌晦氣。只在心中埋怨,這差事怎麼就落到他頭上!別看張家是平王妃的孃家,依天子對平王的態度,今後是個什麼樣,在朝中又是個什麼地位,長腦袋的都能猜到。&ldo;咱家怎麼就沒能同興寧伯搭上個好。&rdo;宣旨的宦官出門,撣了撣衣袖,接到旨意的張家人,卻是如喪考妣。比起張家,同一日接到旨意的興寧伯府則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侯顯親自登門,孟清和笑臉相迎。&ldo;咱家先恭喜伯爺了。&rdo;永樂帝是鐵了心要遷都的,孟清和掌北京兵馬司,相當於掌握了整個京城的安全工作,遇上緊要事,朝中一品大員都要給他讓路。最重要的是,調居北京啊!送走侯顯,孟清和樂得直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