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木木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勇氣走了,傍晚前楊帆在山坡下森林邊緣的地方發現了幾枝掛滿野果的樹枝,旁邊還有兩窩連草窩一起端來的蛋。她把這些拿了回來,跟尼克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作者有話要說:晚安全文完“……兩個幸運的潛水者可能發現了一片失落的大陸……”公曆2922年,在尼布林森海域,兩個潛水者在西海角潛水時發現了一個形態古怪的石盆。兩個月後,尼布林森大學歷史研究系的教授們認為這隻石盆很有可能來自一百五十到一百七年萬年前。隨後兩年間,在這片海域方圓七百多海里內發現了更多有研究價值的石器。事後發表的研究報告稱,在一百五十到一百七十萬年前,尼布林森海域應該是一片大陸。這片大陸靠近南極海,大陸上有多種未被發現的生物。這片大陸靠近南邊是巨大的活火山帶,這片活火山帶每隔五十年到七十年噴發一次,每次噴發都會令大陸的南北兩邊出現更大的裂縫。根據發掘出來的各種石器可以證明,當時在這片大陸已經有了會製造工具、利用工具的智慧生物。在接下來對這片海域的探索中發現,在海底休眠火山帶中,幾個火山岩洞中留下了記錄那個時期原始人生活的壁畫。壁畫中生動的描繪了當時生活在這片活火山帶上的原始人的日常生活、狩獵和祭祀活動。這些原始人崇拜太陽和火山神,他們以森林裡和平原上的動物為食,馴養野狼和牲畜。科學家稱這些原始人為‘尼布林森人’。他們驚訝的發現,尼布林森人可能在形態上跟現在的人類不同。他們的身高是正常人類的二點五倍,擁有尖利的指爪和粗大的尾巴。但也有科學家持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尼布林森人在外形上應該已經接近現在的人類了,壁畫中表現出來的指爪和尾巴很可能只是他們祭祀崇拜的一部分,他們裝扮成這樣是為了獲得神明的歡心和自然的力量。尼布林森人食用熟食,會使用火。他們通常單獨狩獵,或者和經過馴養的野狼一起狩獵。他們也會在食物短缺的冬季蓄養牲畜以備過冬。他們在平原或高山上建築巢穴,或以自然形成的石洞為巢。也有觀點認為石洞是由尼布林森人用工具在堅硬的山壁上鑿掘出來的,這個觀點以尼布林森人擁有比現代的人類更有力的四肢為基礎。在發現的石器中,尼布林森人使用的石器包括四種大小。最小的僅有直徑二十至四十厘米左右,最大的卻有寬二點七米,長四點五米左右,足以讓三個成年人躺進去。 這些石器底部都有長期被火燒炙的痕跡。據研究稱,這些石器多達上百個,可以推斷出在那個時期在火山帶附近有兩千到四千左右的尼布林森人生活。這片大陸沉沒的原因還沒有一個定論。有的科學家認為活火山的頻繁暴發是致使尼布林森大陸最終沉沒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就是地殼運動,造成了地面下陷,海水倒灌。但是,這終就成了一個難解的謎團。對於尼布林森大陸上生活的尼布林森人,他們的文明程度到底達到了什麼地步?他們是否意識到末日的來臨?有沒有及時逃出這片大陸?附近的小島有沒有他們的蹤跡? 這些還需要以後的科學家來解答。這是未解的謎題,未知的文明,失落的大陸。---全文完---番外又是一年盛夏。在山坡上,楊帆和尼克的‘房子’就在那裡。才下過一場暴雨,太陽又出來了,近處的線草細長的葉子上還綴著幾顆晶瑩的水珠。碧空如洗,遠處天邊的雲彩像白色的霧絲,一蓬一蓬的。山坡下是鬱鬱蔥蔥的森林,彷彿還帶著雨後的水氣。楊帆在暴雨下衝了個澡,回到山洞裡用薄荷葉揉成的汁塗在身上,又穿上一條皮裙才從石洞裡鑽出來,外面的三個大石缸在剛剛的暴雨中都接滿了水。她看了看石鍾,離尼克回來還有一會兒時間。她想去森林,碰到白雲蘑就採一些回來。最近發現白雲蘑和肉一起燉著吃很鮮美。臨走前,為了避免碰到危險的野獸,她還帶了一點曬乾的細毛刷子草。森林的地上沒被暴雨淋溼,大部分的雨水都被樹冠和樹葉擋住了。腳踩在地上感到地面微微發燙,最近幾天裡就會有一場森林火,在秋天來臨之前,連續的暴雨也不能讓氣溫降下來。都說人走多的地方會變成路,她常走的一條從山坡到林中小溪的‘路’就這麼慢慢形成了。其實是尼克特地用尾巴幫她把這‘路’掃出來的,後來她再用碎石堆在路的兩邊,這條小路就越來越像樣子了。她找到了一大片的白雲蘑,因為暴雨剛停,菌蓋還是雪白色的。帶來的兩個皮袋子都裝滿了,一會兒再到林中小溪處洗乾淨。在小溪口放置的草編魚網已經兜住了不少的魚,她把其中較小的和肚子大的挑出來放了,只留下了幾尾最大的,再用草繩穿過魚腮,提著回去了。走出森林就看到尼克了。他應該是一直在這裡等著她,可能早就發現她也進森林來了。他走過來把尾巴伸給她,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