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直達天聽,大佬圍繞討論 (第1/2頁)
我本不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座諸位大佬,全都默不作聲。
但目光,卻始終死死的盯著前方的熒屏。
他們心中倒想看看,被傳得沸沸揚揚的陳國華之孫子,進入體制內後,是否還能像在商界中那般大有作為。
畢竟。
陳天銘今年才23歲,跟他們家中年輕一輩的子弟,年紀相差無幾。
這般稚嫩的年紀,面對一幫在官場打混多年的老油條,究竟能做出怎樣的成績。
說實話,他們對此感到十分好奇。
眼下,既然有這樣的機會,他們自然是不願錯過。
三長老的秘書站在前方,此時他充當起了會議的主講人。
從陳天銘趕赴漢東省,擔任漢陽集團副總經理一職開始,再到漢東省經濟監管部部長,兼任巡察督察組第一小組組長,級別破格提拔為正廳級。
此訊息一出,立馬引起現場一片震動。
要知道。
在座諸位可都是京都中樞權力核心人物。
他們手中掌握的權柄,以及背後的家族羅網起來到勢力和人脈,足以佔據了京都七八成權力。
可縱然如此,他們家中年輕一輩進入仕途後,起步都不曾達到陳天銘的高度。
正科級,副處級,正處級。
按照優秀程度,以及家族耗費的政治資源和人情,大多數都劃分到這個梯隊。
對於普通人而言,這可能是他們奮鬥一輩子,才能達到的高度。
但在真正權貴家族眼中,這才僅僅是個開始。
陳天銘是個例外。
初入仕途,就被內閣特招,享受副廳級待遇,並賦予了極大的權勢地位。
哪怕放眼整個京都權貴行列,那也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說實話,在座不少大佬內心,對陳國華感到無比羨慕和嫉妒。
不單是因為他陳家出了這麼一條真龍,更是因為陳天銘入仕的起點比他們家中年輕子弟高。
要知道。
在體制內工作,一個蘿蔔一個坑,想要得到上級提拔,除了自己資歷和能力外,跟你所處的級別也有至關重要的聯絡。
一步快,便步步快。
官場一級,就有可能是三四年的苦熬。
而這,還是建立在家族背景有政治資源的情況下。
對於那些上頭無人,又沒有家族在背後支援的幹部而言,職級晉升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可隨著三長老秘書把陳天銘的事蹟一一講述出來後,在座諸位大佬的臉色,肉眼可見的發生了變化。
如果說,他們一開始是在質疑陳天銘的年紀和能力。
但如今,卻是徹底被陳天銘展現出來的殺伐決斷,以及謀略佈局所折服。
陳天銘的行為看似莽撞,不顧後果。
可細細想來,會發現是一環扣一環,將大局全部都牢牢掌控。
這樣的能力和手段,別說是他們家中後輩,換做是他們出手,也未必能做到陳天銘這般圓滿。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看似過剛易折,實則粗中有細,胸有溝壑。
此刻能坐在會議室內開會,哪位不是在官場中的人精。
他們這會才明白,為何內閣偏偏會選中陳天銘,將他特招調到漢東省。
換成是他們,也不錯過這麼好的一個苗子。
“諸位都詳細瞭解了陳天銘的所做所為,那就說說吧,他所推行的改革措施和方式,是否可以複製推廣到全國各地。”
三長老坐在主位,目光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
半晌後,他才沉聲開口。
“三長老,從結果來看,陳天銘所推行的改革措施和方式,不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更在短時間內取得顯著效果。”
“當然,各省各市的情況不同。但只要我們中樞能把握好大方向,然後依次推進,想來必定能取得明顯成效。”
坐在三長老身旁的四長老,輕撫鬍鬚。
在經過一番思索後,他才緩緩開口,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觀點。
“三長老,我覺得四長老所說不無道理。”
“天銘年紀尚小,行事果決,殺伐決斷。漢東省積弊已深,勢力單一,當地豪門世族並不多。可其他各省,情況更為複雜。”
“所以,我建議還是因地制宜,不可太過激進,冒然行動。而是溫水煮青蛙,徐徐圖之。”
陳國華並沒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