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解析介紹04:貪汙譽王和心機靖王 (第2/2頁)
zotma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十七萬,蕭景琰還搞了兩百副盔甲,搞出了自己的精銳牙兵“效威金槍都”,這裡是致敬了《滿城盡帶黃金甲》裡面非常中二的金甲兵,這些金甲兵是給戚猛的,讓他守在符離,因為蕭景琰接到了命令,他要北上抗擊燕軍。
蕭景琰北上時,他要暫時擔任慶曆效節軍的主帥。
梁帝是個糾結的人,他希望這個功勞是蕭家人立的,但既然是蕭家人立的卓越功勳,為何又不讓太子去帶兵呢?他選擇了同為節度使的蕭景琰,他也不想讓禁軍的人得了這個功勞,怕拿了功勞的人跟林燮一樣“飄了”。
靖王去了慶曆軍,本來擔心將士們不聽他的,結果發現大家沒什麼意見,看來自己經常帶兵打仗,而且有成績,所以大家沒有意見。
慶曆軍在瓦橋關和燕軍打了一仗,燕軍一打就吃了大虧,因為秦宗壁和曹國全二將並不算是特別有謀略的將領,會帶兵,但是隻會打呆仗。
蕭景琰一來就導致燕軍損兵五百有餘,這是重大損失,事情一上報到朝廷這,大家都樂了,沒想到蕭景琰一出手就有兩下子。
這一仗中,蕭景琰認識了兩個人,一個是慶曆效節軍的猛將周德良,另一人是叛將列戰英。
先來說說周德良這人,他的原型是後唐名將周德威(前晉國,死於後唐建立之前)。
但是這裡周德良死的要比周德威悲壯很多,周德威是將士混亂,導致自己被殺,但是周德良是自己帶著五百騎兵拖住了燕軍八天,最後自己手臂都被砍斷了,全軍覆沒自殺而亡。周德良的死,在於他提議蕭選儘快撤退,蕭選不答應,因此他被迫斷後自殺身亡。這也導致了蕭景琰對蕭選這個父親充滿憎恨,這個父親太自私了,周德良是忠臣良將,人家的這種死,看似斷後斷的很有意義,可是這是個百年難得的將領。
另一個人是叛將列戰英,這個列戰英有點內向,他原本姓李,是沙陀人,小時候沒什麼錢,窮困潦倒,後來被一個姓列的人收養了,所以他就改姓列了。他不太愛和上級說話,讓我想起了王立群讀史記裡面的一句經典的評價“人最大的錯覺就是你覺你自己是個好人別人就不會害你。”
列戰英就是個這樣的人,他一心一意給領導打仗,但是他的領導是慕容勻實,一個內心比較狹隘的人,他覺得列戰英總是自以為是,打仗的時候只會一股腦的猛衝,回到營地裡了只會練武磨劍。
室林軍的大將是慕容術阿,慕容術阿也對列戰英有點意見,這個人已經爬上去了,為啥這麼呆呢?
列戰英送了一把劍給慕容術阿,這把劍後來給了慕容成玉了,而列戰英裝作抱柴火,去營地旁邊。他把柴火放了下來就聽到慕容術阿和慕容勻實嘀嘀咕咕,這倆人說著說著他害怕領導要炒了他,實際上這是太擔憂了,來人沒打算對他怎樣,他便自己偷了一匹沒有馬鞍的馬,直接跑到了蕭景琰的大營裡面投靠了蕭景琰。
蕭景琰認識周德良,但是想把周德良挖來也得謝玉同意,畢竟周德良是個舉人,一個能文能武的大將,謝玉肯定是要卡著不放的。可是列戰英就不一樣了,戰場上真刀真槍的看出實力的人,免費送的不要白不要。
蕭景琰打了勝仗之後,回到汴梁,蕭選說要賞賜他,這反而讓蕭景琰有些害怕。
蕭景琰知道一件事,蕭選是個一毛不拔的人,連自己兒子都不會賞賜的人,突然說一句要賞兒子來,肯定有些後怕。
回到京城裡,蕭景琰見蕭選要賞,蕭景琰堅決不領賞,意思是:我就打死了五百人,這算得了什麼?
然後蕭景琰還和謝玉吵起了《論語》,倆人朝堂論禮大談孝道,吵著吵著謝玉還吵不過,但是蕭選卻放心了起來,其實這裡蕭選是真的想賞賜蕭景琰一些東西,可是蕭景琰既然這樣了,那他就不賞了,他心裡這麼想
“我這個傻兒子,真賞他他都不要,這麼愚孝愚忠的人,以後肯定是我的棋子!”
連太子也有這種想法,殊不知這是蕭景琰的一種謹慎,他對梁帝的謹慎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