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泠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淳于深意見此雖然是十分的好奇,但也沒有追問。眼前這個人,總給她一種稟然不可犯的感覺。風辰雪抬步走至琴案前,指間一挑琴絃,便隨手彈了一曲,然後淳于深意不知不覺中便沉醉在琴曲之中,不知不覺的喝完了茶,不知不覺中吃完了桃蕊蘇。一曲畢,風辰雪輕輕嘆息,&ldo;這琴到底是不如它。&rdo;&ldo;恩?不如誰?&rdo;淳于深意迴轉神問道。&ldo;我以前有一張琴極好,這些年我每到一地必買張當地的好琴,只是總不如原來那張琴。&rdo;風辰雪撫著琴絃道。&ldo;那你以前的琴呢?幹麼不帶出來?&rdo;淳于深意不解。風辰雪卻沒有回答,微垂首,只看到半張完美的側面,過得片刻後,她忽然問道:&ldo;丹城的靈燈會快到了吧?&rdo;&ldo;恩。&rdo;淳于深意點頭,&ldo;三月十七日,還有兩天。&rdo;說到這她忽然想起,道:&ldo;難道說你們來丹城就專門為了看這靈燈會嗎?&rdo;風辰雪點頭,&ldo;丹城離久羅山不遠,我還想去久羅山看看。&rdo;&ldo;久羅山啊。&rdo;淳于深意一聽這話倒有些意外,&ldo;山的深處住著久羅族的人,傳說是得上天寵愛的有靈力的一族,極其神秘,而且一點也不喜歡外人進山。據老人們說,曾經有許多的人都想入山裡去,但從來沒有人真的進到了,都是轉來轉去的便轉回來了。&rdo;&ldo;哦?&rdo;風辰雪轉頭看她。&ldo;我也沒去看過,具體怎樣也不知道。&rdo;淳于深意聳聳肩,&ldo;不過靈燈會我從小看到大,到時候我陪你們一塊去看。&rdo;&ldo;恩。&rdo;風辰雪道。&rdo;你再彈一曲給我聽吧。&ldo;淳于深意又道,&rdo;我是不知道琴好不好,不過剛才你彈的琴曲可是極好聽的。&ldo;風辰雪一笑,指間劃下,便琴聲淙淙,如流水傾瀉,瀉了一室的清慡,瀉了滿院的春光。那一日,淳于深意又在那小院裡呆了大半天,吃完了晚飯才離去,對孔昭的手藝讚不絕口,只說比凝香居的大師傅還要好。三月十七日,丹城靈燈會。每年裡,茌某些節日,百姓們會舉行燈會,比如正月的上元燈會,七月的七巧燈會,八月的中秋燈會等,而在三月十七日舉行燈會的卻只有丹城,也只有丹城的燈會叫&ldo;靈燈會&rdo;。而靈燈會的由來卻要從二百多年前說起。當年皇朝初立,朝晞帝以丹書詔告天下,復&ldo;久羅&rdo;族號,允久羅人重返久羅山。也在那一年,沉寂數百年的久羅山迎回了它的故人,久羅族之王久微帶領著族人重返故里,那一日便是三月十七日。也在那一晚,回到久羅山的久羅王率領全族的人燃靈燈,以告慰那些屈死的族人,讓亡魂得到安息。傳說在那一日,天上沒有星月,漆黑一片,久羅山頂飄浮靈燈千餘盞,熠熠如同繁星一般環繞著久羅山,就像是久羅山閃耀著靈光,輝照天地,令山下丹城的百姓看著驚歎不已。自那以後,丹城的百姓也想做出久羅族那樣的可以飄浮於半空的燈,只可惜嘗試的人雖有許多,但沒有人的燈可以飄起來,不過這樣一來,倒是做出了許多樣式獨特的花燈,燈會里點亮一看,漂亮精緻,有過往的客人看了無不驚豔,於是一傳十,十傳百,丹城的花燈便出了名,許多的人都來這兒買燈,許多的人都特意來這兒看燈會,到最後,花燈便成了丹城的名產,丹城裡許多百姓亦因賣花燈而賺了大錢。後來,許是出於感恩,丹城的百姓便在三月十七日舉行其獨有的燈會,並定名為&ldo;靈燈會&rdo;。只不過,二百多年過去,丹城的靈燈會年年都舉行,風光一年勝似一年,但久羅山上卻再也不曾飄浮過靈燈,久羅族依舊是神秘莫測的一族。這一日,淳于深意早早來到小院,和風辰雪、孔昭一起用過晚膳,又各自收可拾一下。孔昭與淳于深意是將自己收拾得更好看,而風辰雪則是戴上面具掩了那張傾國之容。夜幕降臨時,三人出門。出來時,天幕上還只是掛著疏淡的幾顆星子,伴著一輪淺淡的圓月,顯得有些清冷。但地上卻是燈火通明如同白晝,街上人來人往喧譁熱鬧。一路走過,兩旁的樹上皆掛上了花燈,明燦絢麗若樹上開出朵朵花來。放眼長街,門前屋下,樓角簷頂,一盞盞,一排排,人神精怪飛鳥走獸花木蟲糙等等形狀無不應有盡有,皆做得栩栩如生巧奪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