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民間,無後是大事,女子三年無後,夫家可休妻,可令其下堂,而在皇族,法規同樣殘酷,無子嗣的皇后,也終將面臨退位的下場。太后不懂,劉皇后曾經順利地誕下長公主,為何這一年多來卻遲遲未有訊息,她兒子是皇帝,不管他再如何沉迷女色,祖上有制,每月三天他都必須夜宿皇后的坤寧宮,這一祖制保證皇后權威的同時,也給皇后的留嗣設定一個保障,可偏偏,劉皇后就是不孕。太醫看了,名貴藥材也吃了,皆無果。如今皇長子讓別人生了,這個事實讓太后如吃了一碗黃連,太苦。她不知道皇帝如此寵幸這名妃子是和她對著幹還是真的喜愛至此,這名妃子和後宮的其他妃子不同,她不是太后安排入宮的,而太后之前甚至不清楚有沒有這個人的存在,她算是太后預料外的人。太后在這名妃子來給自己請安時探過一探,覺得這妃子並無什麼過人之處,性子溫溫,聲音小而細,就是一雙黑亮清明的大眼讓人印象深些。探過後,太后得出結論,這妃子性子太溫和,不適合皇宮這樣的環境。但同時似乎明白,兒子喜歡這個女子的原因,溫柔。皇宮裡,缺少的正是這個。不是虛情假意,更不是為了討好而特意堆出來的,而是讓人感到由衷的放心的溫柔。然而一個只有溫柔卻沒有頭腦的人,在皇帝對她不再過多關注時,還能在皇宮裡生存多久,太后長思過後,不禁冷哼。另一件大事,或許對後宮的人而言根本不算什麼,但對皇帝,乃至天下有志之士,皆是大事。開春的會試以及殿試,招收的讀書人與武士全是歷朝歷代之最,除文試和武試各三名狀元、榜眼、探花之外,還各收了八百餘名書生、五百餘名武生,共計一千三百餘名。名次較高者入朝或在京就職,其餘不是外放為官,便是受任於皇帝新設的一個七品官,師官。這些師官外放到全國各地,主要職責是在朝廷出資建起的學堂裡教授入院的學童才識。師官戴的是官帽,領的是官俸,乾的卻是私墊夫子的活,且在各個地方縣,還有不受制於地方官的權利,此等利民利國的事情,令天下百姓稱讚不絕,直道吾皇英明。武官考的是文武全才,文試不如書生們苛刻,卻要精通武術兵法具備謀略之術,最後選出來的三甲雖不盡隆慶帝的意,但也算是聊慰於心。很多次隆慶帝坐在龍椅上高高俯視這些新加入的年輕官員和武將,再看看旁邊那些冷眼旁觀,或暗中探測哪些可以挖為己用,為自己的勢力添磚加瓦的老臣子,心中也不由懷著一絲冷然,一些期待。他是皇帝,不會讓底下的眾臣子坐大自己的勢力,他會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在他們最得意的時候,一舉打垮,讓他們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而最後,真正聰明,知道如何明哲保身,知道怎麼在這種局勢下生存並努力爬上來,並且效忠於他這個皇帝的人,就是他真正要用的人!這件事,看似和後宮的大事並無什麼牽扯,但是事後,還是有人發現了種種端倪,皇帝早已經在佈局一切。他握緊手中所剩不多的棋子,每下一步都要思考良久,每走一步都是深謀遠慮,因為,他不僅要和後宮的兩個女人鬥,他還要面對局勢混亂的朝廷以及國家。攘外先安內,此話並不假,但有時候,也要著眼於局勢,攘外安內同時進行。隆慶帝最後能不能成功,歷史證明一切。後人也會議論一件事,到底平安紀年的開始,是不是隆慶帝真正要肅清日漸坐大,以致權勢沖天的母族的?有人說不是,隆慶帝一定在奪回皇權並發現自己這個皇帝還要處處受制時,就已經起了這個念頭,並做了佈局。有人則堅持另一個說法,那就是十八歲的隆慶帝徹底剷除四位相互爭奪皇權的大臣之後,在平安元年伊始,才真正決定站在掣肘他皇權的兩位親人面前。皇帝改年號的事情之前在護衛營裡一點訊息都沒有,宋平安自然一點也不知道,當他知曉這件事時,同樣是在食堂,正捧起碗努力往嘴裡扒飯,結果和自己交情不錯的同夥拍拍他的肩膀坐下來,笑嘻嘻地看他半晌,賊眉鼠眼地說:「宋平安,你爹給你取的這名字好啊,平安平安,還是送平安,多吉祥啊。」宋平安一頭霧水瞟他一眼,一邊扒飯。「你知道不,皇上今天改年號了,知道改成啥年號不,就改成平安!」宋平安一口飯卡在喉嚨裡,嗆得他又是用手掐又是咳得眼淚撲簌簌地流,彎腰拍胸,折騰得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