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第1/2頁)
葉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真正成為一個母親之後我才知道,在一個小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有那麼幾個階段,即便母親再用心,也會有尖叫聲刺穿你的耳膜,其實原因很簡單——溝通障礙。想想吧,當你精心表達了自己的意圖,但老闆仍然置之不理,或生硬否定,你會不會憋悶?當對方漠視了你的意見,甚至粗暴打斷你的表達,同時強制你必須按照他們的思路行事,你是否窩火?當然,我們不會尖叫,那只是因為我們有了更圓滑的處事手段,我們懂得忍耐。而兩歲多的孩子,他們還沒有是非觀念,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只能磕磕碰碰地探索與外界交流且能解決問題的方式——而他們最直覺的選擇,不過是尖叫以發洩或引起大人們的注意,僅此而已。所以,要謝謝那些或艱深或通俗的心理學書籍,謝謝每個夜晚咚咚睡後我點燈研讀的時光——以前,我的脾氣比呆哥要急多了,但現在,我因為理解而更加耐心。我拍拍呆哥的肩膀,把對峙中的爺兒倆分開,換位,由呆哥推著看熱鬧的叮叮先往前走,而我推著咚咚的推車耐心問她:“你想說什麼,說出來,不要叫,不然媽媽不知道你要做什麼。”咚咚還在氣頭上,繼續尖叫。我略沉一下語氣,正告她:“好了,不要叫了,叫也解決不了問題,媽媽陪你退回去,看到你想要說的事情,就指給我看,好嗎?”她氣哼哼地看著我,我置之不理,只是拉著小推車後退:賣點心的櫃檯,你想吃哪塊點心?哦,不要,那繼續往後退;賣米花球的櫃檯,你是要米花球嗎?哦,還不要,那再往後退;賣海鮮的櫃檯,你是想吃魚嗎?還不是,好吧,再往後退……直到退到賣海鮮的地方,咚咚伸手指著天花板,說:“魚!”我仰頭,看到超市在海鮮區的天花板上掛了許多海洋生物形狀的氣球,我終於明白——原來,我們的咚姑娘,她只是想和爸爸一起,分享看到一堆氣球的喜悅。而匆匆行走的爸爸、沒注意到咚咚手勢的爸爸、習慣了看櫃檯而不是天花板的爸爸……他忽略了。成人的眼睛裡,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孩子的眼睛裡,才有天花板上的那條魚。用近代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解釋就是:兒童不是“小大人”,而是具有同成人有質的差別的獨特心理結構的個體,必須遵循兒童的思維發展規律,這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證。說白了,他們尖叫、他們推搡、他們哭泣、他們撒謊……那不是因為他們變壞了,而只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樣“不對”。我們要做的,是站在平等的角度上,正告他們關於對錯的區分,以及引導他們用健康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人之初,性本善,或許,沒有萬惡的孩子,只有失職的父母。我將這樣的心得分享與閨蜜,她若有所思地同我告別。幾天後,我們再相約出來喝茶時,她迫不及待告訴我:當她試圖用一種“我也是小孩子,我會怎麼樣”的思路思考問題時,驀然發現,原來,孩童世界的壓力與苦悶並不少於成人,區別只是在於,孩子們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意願,所以只能用各種莽撞的方式一一嘗試;而我們,礙於這世界的規則,壓根就不敢表達。看,因為理解,我們才漸漸變成那個“好脾氣”的自己。以及,我們終於能彎下腰,回到童年。那是一種真正的分享——咚咚給我講她喜歡的倒黴熊、喜羊羊,叮叮說他喜歡像繪本里的鼠小弟一樣“在陽光下現(散)步”,而我陪他們從頭看《葫蘆娃》《巴巴爸爸》《鼴鼠的故事》……然後告訴他們黑貓警長是我兒時的偶像。我們還一起裝飾聖誕樹,看兒童劇,做小點心,玩我小時候沒機會玩的許多玩具:更安全的彩泥、更益智的積木、更模擬的過家家玩具、更新奇的挖沙戲水裝置……那是一場對“童年”的重溫,是對物質匱乏年代的彌補,更是一場嶄新的學習。我學習著琢磨那些屬於童年的心理——在講故事時有意避開那些具有干擾性的同音字或拗口的外國名字;在看兒童劇之前選擇便於理解的童話劇目預先反覆講故事鋪墊;在玩玩具時不斷推陳出新,努力保持面前兩位“腦殘粉”對孃親的崇拜與親近;在出門遊樂時牽著他們的手,帶他們一點點嘗試碰觸外面的世界,學習與新朋友相處……我們循序漸進地體驗“長大”,不急躁,不冒進,不要把快樂變成一種負擔。我開始越來越多地彎下腰,用咚咚那一百零五厘米的身高看待這個世界——當我在商場裡真正蹲下來的時候,我開始理解,為什麼我身邊這個平日裡自理能力蠻強的小女孩會撒嬌一樣地說“媽媽抱”,其實,她只是想看看更高處的展櫃上,放著怎樣斑斕的小玩意兒。……說到這裡,我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某個晚上,我媽在陽臺上晾衣服,咚咚站在旁邊,告訴她外婆:“月亮!”我媽看看窗外,漆黑一團,遂不置可否。過一會兒,我媽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