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第1/2頁)
葉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的,今天的許多媽媽都是這樣做的。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最自豪的一件事:我們與上一代人相比擁有更開放的資訊平臺,我們接受了更豐富多元的育兒知識與家教體系,我們葆有童心也更關注孩子們的心靈,我們願意用童話的方式陪孩子一起慢慢感受這世界的溫存,哪怕是鬥智鬥勇,都生動美好。這是孩子們的幸運,更是我們自己的幸運。故事二:常被轉移的注意力叮叮說話早,最先學會的詞是“我要”。奶聲奶氣的小男孩白生生的好像一顆人參果一樣站在客廳裡,伸出雙手說:“媽媽,要那個,那個!”我扭頭,果然是叮叮喜歡玩的筷子。還沒等我表示反對,爺爺已經把筷子拿起來塞給叮叮,“哦哦哦,爺爺幫你拿。”真要命——隔輩疼這種事,基本就是無原則無立場的代名詞。可是能怎樣呢?就像有些老人壓根不願意帶孩子一樣,還有些老人是如果你不讓他帶孩子他反倒會跟你急——在他們看來,所謂“盡孝道”“贍養父母”,唯一的表現形式就是三代同堂、含飴弄孫。只是偏偏,這樣的三代同堂,最少不了的就是無節制的溺愛——在這樣溺愛的目光裡,孫子孫女要什麼,爺爺就給拿什麼,壓根不會考慮這件器物是否會對蹣跚學步的孩子造成意外的傷害;而叮咚想吃什麼,姥爺就給買什麼,完全不會顧及這種食物是否是稚嫩腸胃所能承受的。最後的結果是,每到想要“為非作歹”的時候,叮咚二俠就會大喊“爺爺爺爺”;而姥爺給的冰激凌吃多了,胃腸感冒,兩人輪番發燒兩天。那是上班族媽媽的視野死角:既然無法全天候陪伴,總有些場景無從監督。然而好在,家裡還有育兒嫂,以及有立場、有原則的奶奶和外婆。媽媽下班回家後做知識普及:“轉移注意力,要這個,就給那個,有音樂、夠稀奇的東西他們會很快被吸引。”大家紛紛表示贊同,除了寵溺孩子已經變成下意識行為的爺爺,以及固執相信自己判斷的姥爺以外,其他人都開始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應對孩子們的無理要求。想吃冰激凌?啊啊啊快聽那是什麼聲音?樓上有音樂聲,快上去看看!咚咚跑得真快,叮叮你快跟上啊!我們去平臺上看看,是有外星人要來偷我們的小西紅柿嗎?不是啊!那我們拿個小籃子去摘西紅柿好不好?哦喲喲咚咚你摘的西紅柿還沒紅呢,哈哈哈叮叮你笑得好傻……想要這個盒子?哦,那可不行,那是媽媽上班要用的東西(打死我也不能告訴你那裡面是糖果啊)!我們不要這個了,阿姨給你變個好玩的!你不信?快別叫喚了,真的能給你變個更好玩的,快看快看阿姨手裡有什麼?噹噹噹當!哈哈!是一把摺疊小扇子。猴子形狀的,好玩不好玩?哎哎哎咚咚你別搶啊……怎麼離開才幾秒鐘你倆就鬼哭狼嚎的?哎,怎麼又搶同一件玩具啊!叮叮你不要搶了,男孩子要讓著女孩子,你讓姐姐先玩好不好?不要哭啦,來來來,給你看個好玩的東西。看這是什麼?哈哈哈!漂亮的貼紙,可以貼在冰箱上的,喜歡不喜歡?喜歡就留一張,另一張給姐姐拿過去。哎對了,放在姐姐手裡,姐姐說“謝謝叮叮”了嗎?哦,說了,太好了,你們是好姐弟,要相親相愛呀……這一年,三歲多的咚咚和一歲多的叮叮,他們的注意力還是很容易被轉移的。其實,這也是他們最為鬼哭狼嚎的幾年——我家常常回蕩著他倆的怒吼、尖叫、哭號,可是因為種種尚算有效的引導與開解,哭號也維持不了多久。而這些還沒有上升到“噪音”高度就已經中止的哭聲與喧鬧,漸漸地,成為我們所能留存的、屬於孩子們的童年最寶貴的印記——和一輩子都會有的笑聲相比,童年毫無顧慮的大哭,或許才是稍縱即逝的財富。我用拍照、錄影的方式記錄這些瞬間,有時候回放,在叮叮核桃皮一樣的哭臉面前,常常忍不住笑出聲。總有一些無傷大雅的淚花,是生活的笑意。故事三:有言在先與各退一步晚上睡覺前,照例是要講故事的。兩歲的咚咚還看不懂鐘錶,沒有時間概念,也不明白為什麼講故事要限量。所以有那麼一段時間,每晚,我講故事講到吐血。有讀者看了我的訴苦微博後問:“為什麼不限定數量呀?這樣下去媽媽會累壞的。”我當時想的是:再等等,過不了多久,慢慢地,咚咚就可以講道理了。是的,慢慢地,從1到10,從少到多,咚咚認識了鐘錶上的數字,漸漸懵懂曉得時間的概念,以及睡前談判的重要性——“媽媽,講故事呀!”“先刷牙、洗臉、洗屁屁、洗腳,洗完了給你講故事。”“好,講幾個?”“一個。”“不好!山(三)個!”“兩個!”媽媽一錘定音。“好!”咚咚歡樂了,“講哪個呀?媽媽。”媽媽指書架,“去挑兩本你喜歡的書。”“我不知道挑哪個。”媽媽獰笑,“不知道就不講了,你自己想聽故事,當然要挑兩本你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