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紙,玻璃珠 (第1/3頁)
蘇佑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村裡的人對從秦地來的衛松四人當然不會友好。
因為唐啟陽夫妻不藏私,村裡的人生活改善不少,還有墨家的名聲在底層人中不錯,因此沒有人要求唐啟陽趕走衛松四人。
農忙小私塾放假,李先生回城。
有衛松四個壯年男人幫忙秋收,徐蘭便專門做後勤,籠魚,去水渚下套套野鴨和撿鴨蛋,一日三餐的伙食豐盛。
衛松四人還沒有吃過如此豐盛美味的飯菜,這飯菜估計比貴族和卿大夫們吃的還好。
兩天後用晚飯時衛松見飯菜又不少,不好意思和徐蘭說:“蘭娘子做菜不必如此豐盛。”
徐蘭說:“幹活很辛苦,吃好一些。”
唐啟陽笑和他們說:“你們儘管放開肚子吃,我們負擔得起,不用不好意思。”
衛松四人聽唐啟陽的話後心裡稍安。
收完麥子和黃豆並沒有立即收苧麻,先碾麥子碾黃豆,碾完晾曬糧食時唐啟陽帶衛松四人翻地。
徐蘭的阿父母和阿嫂這一年多身體養好不少,加上石三兄妹長大併力氣增強,他們幹活有力氣,幹得快,不再需要徐蘭夫妻倆去幫忙。
忙忙碌碌,唐家種完冬麥,交了稅,在麥地旁移栽了各兩畝白菜苗和蘿蔔苗,唐啟陽和徐蘭這才帶衛松四人收苧麻,剝出皮綁成捆泡在河邊。
今年有徭役,唐啟陽雖然左手廢了但也有名額,他花錢僱人代替自己去服徭役。
農忙後小私塾重開。
唐啟陽騎馬進城拉板車回來,和衛松四人從農場拉回幾車石頭,在後面房子西廂位置砌一個方形小水池,底下有一個出水口,水池砌好後用三合土跟熬煮半天的小米湯混成漿,抹在水池四面和底下,這樣能防水。
衛松四人一頭霧水跟著唐啟陽幹活,唐啟陽看在眼裡,和他們說:“我們打算用苧麻皮做能寫字的物件。”他們夫妻商量好先用苧麻和構樹皮、桑皮竹子等試做出一般的紙,等天下大定再研究做出好宣紙。
衛松四人覺得唐啟陽的想法新奇,但想象不出苧麻皮怎麼能做出寫字的物件,疑惑看他。
唐啟陽笑說:“我只是構想,不知道能不能成,你們幫我一起做。”
衛松四人很有興趣,齊聲說:“好!”
唐啟陽又說:“我已經給那物件起名,叫紙。”
衛松四人心想唐啟陽看著自信滿滿,像是不覺得會失敗。
徐蘭在他們忙活的時候用找買來的蠶絲線和早準備的細竹條做出抄紙簾,抄紙簾寬五十公分,長六十二公分,並不大。
水池裡抹的漿還沒晾乾,苧麻皮也沒有泡夠時間,他們先去忙其他事,唐啟陽帶衛松四個去農場忙活,午飯由石兄妹負責做。
徐蘭上山砍柴並在偏僻的地方催生兩棵皂角樹長大並結出皂角,繼續催生皂角長到飽滿成熟,摘下揹回家晾曬。
忙活間苧麻皮泡夠七天,徐蘭從河裡撈起挑回家,幾個人用小鐵片刮出泡爛的苧麻皮,留下纖維部分,一畝地整理出來的苧麻纖維不少,唐啟陽用三成來做紙,剩下的暫先曬著。
苧麻纖維加石灰煮一夜後清洗,拍打,切碎後放麻布袋裡,放在水裡沖洗,再放進石臼捶搗,之後將紙漿放進灌了水的水池裡打漿,然後就是抄紙。
李方對唐啟陽描述的紙也非常感興趣,一直跟著他們看,在見徐蘭用竹簾抄出紙漿,扣在木板上脫出成片的物件時眼睛一亮,這……真行!
衛松和姜弦,孫炎,陸徑也很激動,圍著木板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紙漿,沒有散開,真能行!
衛松摩拳擦掌,激動問徐蘭:“蘭娘子,我可以試試嗎?”
徐蘭笑說:“可以。”說著就把抄紙簾遞給他。
衛松激動接過竹簾,腦子裡過徐蘭抄紙情景一遍後動手,一次就成功。
姜弦和孫炎陸徑眼神炯炯,排隊抄紙。
抄完紙就是曬紙,條件簡陋,曬紙的地方是兩個空房間炕上的蘆葦蓆上,曬上後燒炕,蘆葦蓆上的紙很快烘乾。
李方和衛松四個激動小心的揭下整張紙,李方拿著輕飄飄的紙激動大喊:“真成了!”
唐啟陽手裡拿著筆墨和自制的硯,高興說:“在上面試寫字看看行不行。”這次沒有放紙藥,他也不確定能不能寫字。
幾個大人和圍觀的五個孩子從屋裡到棚子下的竹桌,唐啟陽用信陵君送的墨塊在硯上放一點點水磨墨,出墨後李方馬上用兔毛筆沾墨在紙上寫出“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