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駐邊小將 (第2/2頁)
寧村哞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知道,說些有用的,這本書它的價值為何?”
“那就難說了!它的價值要從姜家的歷史乃至我離朝的起源說起,姜家祖先是離朝的開國功臣,但姜氏一族於官場上的陰私卻是一竅不通,開國皇帝離陌也知姜家祖先不適合官場生存,便封了姜氏鎮國公,世代因襲,子嗣斷則鎮國公位消,隨這封賞一道而來的還有一道命令,姜家軍永守北境,非詔不得入都,不得離開封地。”
“後來姜氏便一直留居定襄,守住雁門關這一要關門戶,姜家擁有武將的最高殊榮,但同時也是姜氏最大的隱患。”
,!
“姜氏除每年受詔入朝覲見外,在定襄一家獨大,民間流傳出‘姜氏在,匈奴退,天下安’的民謠,口口相傳,到了後來的皇帝耳朵邊,皇帝自然忌憚姜氏擁兵權重,一朝造反,但祖上之令不可違背,只能退而求其次,令姜氏族人留都,用以制衡駐軍定襄的當代鎮國公。”
“不過,姜氏百年積澱,族內的少年英才層出不群,離氏一面捨不得良才勇將,一面又忌憚姜氏獨大,但百年來,北境匈奴不時來犯,離朝四面環敵,錢糧儲備不足以令軍出征徹底滅了匈奴,只能憑靠姜氏百年對匈奴的瞭解和對戰經驗守住北邊。”
“不過,沒有氏族能繁盛百年而不衰,歷代皇帝兢兢業業,終於國庫豐盈,便立時命姜氏出征大漠,那之後姜氏便開始了匈奴持續三十年的惡戰,匈奴地理環境特別,極易隱藏逃竄,哪怕姜將軍有通天之才,也不能徹底滅了匈奴。”
“而匈奴也被姜家軍大創,近二十年都十分安分,除了冬日來犯搶奪吃食,從未有南下的苗頭,朝廷對姜家軍的利用也就到頭了。”
“而姜家顯然也是有明白人了,你爺爺就很明白,他一生並不像前幾任家主那般一心想著延續血脈,一味開枝散葉,平白惹皇帝眼熱,反而只生下姜叔父一子,在退下戰場後,上書稱姜氏族因北境數年之戰,人丁折損過多,擔心姜家無後,願主動卸下鎮國公之位,自願歸休,皇帝自然同意。”
“自那之後姜氏子弟像一朝蒸發一般,族中身居要職的子弟皆選擇退居幕後,不涉重大朝事。”
“那我阿爹就退到了雲中?”芳華聽故事聽得入迷。
“那自然不是,是北境沒了姜家軍守著,匈奴雖無戰力,但戰心不減,對邊境子民的騷擾日益擴大,皇上無奈,便招了姜叔父來邊境鎮壓,但又不肯給姜叔父軍隊,只把他派來雲中做個駐邊小將。”
:()雲洲五年殺敵得了個傻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