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引路人 (第2/3頁)
寧村哞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明是賣糖葫蘆卻叫還沒適應的芳華聽出一種“你t快過來給我送錢”的感覺。
芳華有些好奇這個朝代城鎮是怎樣的,有些想出去。
她還沒說出訴求,就被她阿孃拉著到了前頭酒坊。
昨日的兩排蠟燭不見了,大堂看著空蕩蕩的。
昨日本就濃郁的酒香,今日聞著倒不如記憶裡那麼濃重了。
“阿孃,今日酒香怎得不如昨日濃了?”
“今年新釀的酒今早剛封缸,酒香被遮了,自然就不重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阿孃不知她懂釀酒,才這般糊弄她,初初釀酒封缸時是還沒有成酒,何來酒香。
她見阿孃不欲多說,也不多問,左右她阿孃不會害她。
“芳華,你也大了,往後便隨著阿孃學釀酒吧,以後總有個活法兒。”
這個時代的釀酒技術太過古遠,現代已經沒有多少記載了,所以芳華還是好奇的,於是立即點頭應是。
韻釀帶著芳華從酒坊出來,繞過大院,芳華這才看見,房子和牆間還留著三四米寬的小道,沿著小道向前,進入一片大院。
這院子要比前院大得多,地面收拾得平整,像是特意碾平過的,院子兩邊有幾座小矮房,說是矮房也不準確,這幾間矮房牆壁修得足夠厚,門上也掛著厚厚的皮毛,牆上的窗戶小小一口。
這大概就是釀酒工坊了,這後牆應該是為了保溫,果然條件可以不同,但是智慧是永恆的。
芳華已經迫不及待了,忙催促阿孃快些。
接下來的一天芳華真正見識了這個時代的釀酒術,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比較遠古的蒸煮法,自然發酵法,但這時候的器具卻是叫芳華耳目一新。
煮料用的陶鼎,發酵的大口尊,還有濾酒的濾缸,在左側的大矮房內擺放成一個非常實用的流水線,最大限度地節省了人力。
右側的矮房則是一個酒庫,分為陳酒和新酒兩部分,一排排大酒缸散發著濃郁的香氣,喜人的緊。
釀酒最考究溫度和量配比的控制,這種利用穀物直接蒸煮發酵最是容易把控不好,溫度高一點,就容易出酸,影響口感。
韻釀果然是老手,每個步驟都極其熟穩,釀出的酒雖然不比現代出酒量高,出酒不夠清透,但也是這些裝置下可以釀出的頂頂好酒了。
整整一天,母女兩人鑽在酒坊裡忙活釀酒,午飯也只湊合了兩口,硬是到天快黑才出了酒坊。
晚飯是韻釀趕出來的,天太黑燒柴容易出事,母女兩人對坐在堂屋的飯桌上就著新升的月亮一同用了飯食。
一天的同進同出,芳華與韻釀也更熟稔一些了,也大抵摸清了家裡的底細。
她現在是在一個,名為雲中縣的地方,但卻不是漢朝的,是一個名為離朝的她從未聽過的朝代。家裡只剩下阿孃和她兩人,這酒坊是外祖父那一輩留下來的。
阿孃說外祖父是家中獨苗,曾外祖父曾是軍人,只是被敵人砍了一條腿,這才負傷歸家,幹起來釀酒的行當。
當日朝廷徵軍,他想如曾外祖父一般入軍迎敵,但是曾外祖父百般阻撓,怕張家這一房絕後,且朝廷免除獨子家庭的人丁稅,外祖父沒了一定要充軍的理由拗不過曾外祖父。
最後退而求其次,先留後再充軍,娶了青梅竹馬的外祖母。
外祖母的父親上陣未歸,和曾外祖父是同僚,只留了孤女寡母,託付給好友照顧。後來外祖父母成親後不久懷了阿孃,胎還未坐穩,那時正是深秋豐收之季,匈奴來襲,外祖父只得在孩子未出生之前披甲上陣,後來卻是未歸,直到阿孃滿月後,外祖父的同僚才上門通知了外祖父的死訊。
外祖父是在入伍三月後陣亡的,本來打退了匈奴正要歸鄉,可正好撞上了匈奴的大單于發兵,外祖父自薦入了敢死小隊,引開追兵,只叮囑逃走的同僚,不要告訴外祖母他的死訊,等外祖母平安生下孩兒再行通知。
可惜,外祖父低估了外祖母對他的情誼,明知他要從軍可能回不來亦要嫁給他,又怎能不愛,在阿孃長到十五歲後就失了支撐,不久也病逝了。
不久曾外祖父也去了,獨留阿孃守著這酒坊。
阿孃說起這些事時沒有多少悲傷,芳華感受得到阿孃對她父親與母親的孺慕敬佩,並沒有疑惑她問起這些在這個家生活十二年早應該熟悉的事的反常。
芳華不知道阿孃是第一次和她說起這些事,還是平日裡常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