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牧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幕降臨,城隍廟外聚滿了人群。
剛開始是附近三五成群的居民,然後城隍廟聲名鵲起,每當太陽下山,遠處的人也都一溜小跑趕過來搶前排。
現在,又多了八百人!
大黃新招募的八百青少年晚上沒啥事幹,自然是過來看熱鬧了。
而且,《大俠姜十三》是典型的少年闖江湖、打怪升級奪寶、莫欺少年窮的橋段,最合這些少年人的脾胃,一個個路過一下就再也走不開了。
這些人大都是沾親帶故,一個人知道就等於一群人知道,一群人知道就是全知道了。
大黃得知後,也不禁止,反而樂見其成。
一來,勞逸結合很重要。
二來,夜間施工太危險。
三來,城隍廟是自家的,給老師捧場有什麼錯嗎?反正都是在給自家做貢獻。
小小的城隍廟周圍別說落腳了,潑水都潑不進。
而且,隨著周邊房屋拆遷,小道訊息說城隍廟也在拆遷範圍,指不定哪天一覺醒來就沒了,城隍廟裡的節目自然也就沒了。
一直追更的人頓時緊張起來,生怕一錯過就是一輩子。
一直養書的人也連忙追更,再養就把書養死了。
還有更多人湊過來瞧新鮮,看熱鬧,看看所謂的節目到底是什麼。
觀眾暴漲,城狐社鼠們大喜,表演熱情更加高漲。
今天終於表演到姜十三出城尋糧,機智的躲過楊國明崗暗哨,逃脫楊國鷹犬一路追殺,遁入蠻荒。
在場的都是姜國人,對楊國都是深惡痛絕。
再加上這事剛發生不久,正是記憶猶新,觀眾們對楊國那叫一個破口大罵,恨之入骨。
也幸好,楊國使團已經回國,否則,被憤怒的觀眾們圍起來,高低得挨一頓胖揍。
第二天,來的人更多了。
這多虧了紫霄門之前散播謠言,抹黑姜十三,引得滿城風雨,很多人都為了姜十三而爭吵甚至動手。
現在,終於要解開謎底了。
這一日,姜十三嘗百草,尋找可食之物。
期間倒是科普了不少可食的野菜、野果,以及某些有毒的食物,姜十三中毒,昏迷不醒。
人們大都是惋惜,但也有幾個小黑子拍手稱快,大聲叫好,很快就被人群圍住,一頓正義的鐵拳。
牽腸掛肚一整天,來看節目的人更多了。
姜十三被一隻通體雪白的刺蝟精怪拯救,刺蝟精怪憑藉高超的醫術為其祛毒療傷,恢復元氣。
這一場戲可把嶽川和城狐社鼠團隊難為壞了。
因為這個刺蝟精怪不好弄。
一身刺,可以用道具解決,比如給某隻小狐狸做做髮型,弄些膠,把身上的毛髮拉起來,燈光一照,投在幕布上就是刺蝟了。
狐狸的嘴和刺蝟的嘴也很相似,大差不差,能糊弄過去。
可問題是:白刺蝟這個白怎麼解決。
其他角色的時候,嶽川從來沒有這麼糾結過。
想當初,白家老太太帶著四個孫子相親,被一群黑刺蝟給歧視了。
所以,白刺蝟、黑刺蝟這個事得好好說道說道。
咱不能因為懶省勁就黑白不分。
燈光幕布,就是用影子是去表演故事。
怎麼把影子弄成白色呢?
嶽川想了很久,腦子裡沒有相關的知識。
最終沒辦法,只能在整張板子上掏出一個刺蝟形狀,燈光從這個形狀裡照出去,漆黑的幕布上就有了一隻白色刺蝟。
好在白刺蝟鏡頭不多,而且它的能力是治療,大都擔任團隊後援保障,既不需要和其他角色聯動,也不需要參與戰鬥。
這一場戲效果也不錯。
藉著姜十三這個支點,人們對刺蝟精怪生出了極大的好感,對精怪的印象也從抗拒、畏懼變成樂於親近、樂於瞭解。
感受到這一幕,嶽川笑了。
目的達到了。
人與精怪的和諧。
藉助這個故事,總算扭轉了精怪在人們心中的固有印象。
就像幕布上那個白色的小刺蝟。
它雖然呆板、聲音,一動不動。
但是它的存在,就等同在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中撬開了一道縫隙,在永夜的漆黑中灑下一道光。
這道光柔和、細微。
但是對黑暗中的人們而言,它就是一條通天的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