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十三章甜頭
“真甜。”不知道誰說了一句。
剩下的人紛紛點頭。
這些土司都是一地之主,即便土司不來,來得人也是土司親信。
對於糖,他們都是吃過的。
東南亞的製糖之法,都來自印度。
問題是,印度的糖都有雜味。
最低等的黑糖,有苦味。可以說,糖等次越低,顏色就越重。苦味就是糖中的雜質。當然了王公權貴吃的,那種最高等級的糖,就不一樣了。
這些糖往往不是純糖,而是加了奶,或者蜂蜜等東西,如此一來,苦味被壓制,幾乎沒有。
讓甜味中夾雜了其他味道,算是別有風味。
但與白砂糖這種純淨的甜,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種糖在原理上,與後世的奶糖是一樣的。但是從生產工藝上來,他們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純淨。口感上也不能與後世的奶糖相比。
白砂糖這種中國古代製造的糖,即便用現代工藝生產出來的糖,與之相比,在口味上,也相差不大。
並不是說,現代工藝生產不出來比這個工藝更加純淨的糖。而是人的味覺是有極限的。大部人的味覺是品嚐不出來這兩者的差距。除非上儀器。
虞醒見眾人都品嚐過來,說道:“請移步。”
隨即將這些人請到院子裡,卻見院子裡,已經有一個機器。兩個人站在機器一側。一個人抓住一個把手,另一個人站在進料口附近,旁邊有一捆甘蔗。
等候命令。
虞醒說道:“開始吧。”
兩個人開始了工作。一個人用力轉動把手,另外一個人將甘蔗從進料口塞進去。聽見機器裡:“噹噹噹”的聲音。
瞬間之間,一股乳白色的汁水從一個孔洞流出來,另外一邊有無數甘蔗渣從掉了下來。甘蔗被處理的很碎,就好像是人啃過一樣。
隨即一盆汁水滿了。
立即有人將汁水倒進一個大鐵鍋中。
這大鐵鍋,非常大。裝進去一個人綽綽有餘。
隨即升起大火,一個人一直在裡面攪動。
虞醒說道:“不用加水,等汁水凝固之後,就是粗糖了。至於加工成為剛剛的白糖,就還需要進一步加工。大家吃過白糖,我就不說。這種粗糖,十斤甘蔗,大抵能出一斤。少府出百文錢一斤收購價。”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驚呆了。
百文一斤。
也就是一貫十斤,這個價格已經相當高了。
宋代糖是價格並不便宜,大概是一文錢一塊。而這裡的糖,並不是後世那種純粹的糖。而是糖加上其他食品混合在一起生產出來的。有甜味。
百文一斤,只能算是可以。
並不能算高。
但是,帳不能這麼算。
少府的收購價是大宗收購。雖然說一斤百文,但是真拿來一斤糖,少府連門都不讓你進。最少來個幾百斤吧。
看似甘蔗熬糖這個工藝,談不上秘密。
甚至很多地方都知道。
問題是,甘蔗加工是難的。
甘蔗是很硬的。
用來打架都夠。而且甘蔗收穫之後,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很快就幹了。糖分也就流失了。也就是為什麼,虞醒覺得小農戶種植甘蔗不划算。
甘蔗產量是很大的。一根甘蔗成熟後,十幾斤是有的。也就說一畝甘蔗數千斤都是少說了。
不過,虞醒也不知道這個時代甘蔗品種與農田管理技術。
不敢往多了算。
畢竟甘蔗出糖率,後世在百分之十到十五,而現在虞醒選的甘蔗,大部分都不到八。更多的更低。這已經算好的了,後世很多農業品種都是經過多年選種。
與這個時候的甘蔗是沒有辦法比的。
但是即便如此。
一畝地甘蔗按五千斤來說。百分之八的出糖率。也就有四百斤粗糖。也就是說,四十貫。即便除掉人力成本。也是相當賺的。
當然了虞醒更賺。
虞醒拿過來粗糖進行一次過濾,加工,就能稱為白砂糖。
價格上再翻幾成都是可以的。
而且虞醒並沒有多賺錢的意思。
白砂糖工藝,虞醒在合適的時候,也願意讓出來。
問題是,不是現在。
給好處,也要一步步的來,一點點的給。
人的貪念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