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兵如何?畢竟各方面都缺兵,張叔叔在陸良,號稱有宜賓軍,寧遠軍,其實兩軍加起來不過一萬多人,缺額有一半,都指望你這裡了。”
新兵集中訓練,然後再分配到各部,與後勤物資,人員升遷一樣,由樞密院管轄。這是虞醒推行的重要舉措了,是同化所有軍隊的重要措施。
王四端剛剛開始還有一些抗拒,但是明白其中意義之後,就一門心思的撲在練兵之中。而今整個新兵大營中有兩萬新兵。
凡是推行新政的地方,就有一大堆人想要參軍。
大多都是與韃子還有當地土豪有仇的無地農民。
打仗能搞到土地,是非常有誘惑力了。
“新兵訓練不錯,只是這些新兵太笨了。”王四端不由吐槽道:“什麼都不懂,用棍子打,都分不清楚左右。非要左手打腫了,才記得腫就是左。不腫就是右。”
虞醒笑道:“新兵不都是這樣嗎?”
“不都是。”王四端說道:“當初在重慶的新兵就好很多------”
王四端忽然想起,當年在重慶的新兵,似乎一個沒有活下來,忽然一頓,很自然的岔開話題:“公子請放心,再給我兩個月,我一定訓練好。”
虞醒皺眉不說話。
他倒是想給王四端兩個月,但是戰爭的控制器不在他手上。
“不,一個月,”王四端說道:“一個月也行。”
“不,按兩個月來。”虞醒說道:“其他的交給我。”
可以壓縮訓練時間,但代價是將士作戰技能會下降,浪費的是將士的性命。
在虞醒這裡每一條性命都是寶貴的。
不可以隨意浪費。
至於其他的事情,他再想辦法就是了。
“還有什麼問題?一併說了。”
“公子,”王四端有些扭捏道:“你是知道我的。我僅僅是會寫字,處理一些基礎的公文還可以。但是負責樞密院這一攤子事情,我真不行,要不,公子找別人吧。”
“不行,這絕對不行。”虞醒斬釘截鐵的說道。
樞密院現在已經是一個很複雜的機構了。
後勤,徵兵,訓練,獎懲,升遷,授田,軍田管理,與文官交涉錢糧問題,等等。
除卻不直接領兵作戰以外的一切事務都歸樞密院管。
以王四端的能力的確是應付不來。
但這個位置還非王四端不可,別人沒有那個資歷。
虞醒說道:“這樣吧。我來給你找幾個助手,你只需負責大事就行了。”
王四端大喜說道:“好的。好的。多謝公子。”
“訓練的事情,你一定要上心。軍隊如果不能打,你我死無葬身之地。”虞醒叮囑道。
“請公子放心,只要我放出去計程車卒,他不能打,有臨陣脫逃的人,請公子來斬我頭。”
王四端打仗指揮不了,但訓練新兵確是搓搓有餘,更不要說,王四端明顯感受到了這些新兵不一樣。每一個新兵都有自己的故事。
他們都是韃子從不在意的草芥。
有一些與韃子有著深仇大恨,也有想要功名富貴,求一個田宅。畢竟虞醒起兵到現在,早已建立了信用。有多少戰功,就有多少田畝,童叟無欺,絕無虛假。
即便有一些僅僅在軍中混一口飯吃的人,在這種氣氛之下,也會受到感染。
虞醒更是很早就深入軍事訓練之中,王四端訓練士卒的手法,有相當一部分是傳承自虞醒。
虞醒在宋代軍隊訓練辦法上做了一些改變。戰法沒有改變,但是減少了很多肉刑,給了將士們最基本的尊重。
最少在訓練上,將官是沒有權力定人生死的。必須軍法複核等等。
這種將人當人的做法,讓很多原來是奴隸,或者與奴隸身份相近的新兵,感恩戴德。自然也奮勇無比。
軍中士氣高昂。
虞醒拍了一下王四端的肩膀。就走了。
“想給王四端找幫手,就必須去見趙老爺子了。”
一想起趙老爺子,虞醒就有一點怕。
曲靖各項事務繁雜,各地新政的推進,徵兵工作,徵糧工作。培養人才,文官的人事安排,等等一系列工作都在趙老爺子手上。
太忙了。
虞醒也不忍心勞累這位六十多歲的老爺子。但問題是,文官難找,合適的文官更難找。這個時代滇東地區幾乎是文化荒漠,沒有什麼人才。好在從四川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