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兩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多有不盡人意,伴君如伴虎,生活如履薄冰,但一生與讀書學問從未間斷。王陽明亦多艱辛,少年喪母,被貶追殺,但他認為讀書人應立聖賢之志,文章學問幾乎通神。
而最後的陶淵明還是那句“欲辨已忘言”,他反覆唸叨,每一遍都有餘音繚繞他的心神,那是一種欲破不破的玄妙之境。
與武俠仙俠小說的最高境界,無招勝有招,正邪難分恩怨,有異曲同工之妙。
接下來,籠罩劉庸的陰雲一掃而空,他白天拿著魚竿在佘潭做冬日垂釣,夜晚點燈夜讀。由於臨近過年,他暫時沒有出去的打算。
劉升和劉奶奶看劉庸像換了個人一樣,不由奇怪,但見他不時呼朋喚友結伴釣魚,臉上總是掛著笑容,也放下心來。
最近幾天,園園回到家中,和劉庸兩人淋著小雪垂釣。此時已天寒地凍,一種“獨釣寒江雪”的意境油然而生。兩個人凍得都直哆嗦。劉庸總是提起園園那封辭職信,笑道:“園園呀!我還是感覺最後一句應該寫大笑一聲出門去,我輩豈是物流人比較合適!”
園園身材不高不瘦,坐在小板凳上手持魚竿,吐著白氣哆嗦說:“此言不差!但我還是喜歡那句,就此別過!”他停頓一下,看著浮漂說:“今天這魚咋還不上鉤?”
劉庸說:“換飼料!”
園園說:“我用的就是拉餌。”
劉庸說:“鉤大了吧?”
園園說:“一號袖鉤。”
劉庸說:“一定是線粗了!釣鯽魚講究竿短線細魚鉤小。”
園園聞言嘿嘿一笑,說:“不行以錢做餌,它想吃啥讓他買去吧!”
劉庸笑道:“你們釣魚呀都是這樣,釣不到魚不是這不對就是那不對…”
說話間,浮漂猛然向下墜去,劉庸大叫一聲:“不好!是鯉魚!”
只見7.2米的魚竿彎成了一張巨弓,主線發出一聲轟鳴,“啪”地一聲魚兒脫鉤了!
“這個魚大!這魚大!”園園亦叫了兩聲,見斷線脫鉤,惋惜說:“看看!我就說有鯉魚吧!線小了吧!”
劉庸的心情來了個過山車,也拍了拍大腿,說:“換線!”說完大笑起來,剛才還說園園他們換鉤換線是釣不到魚心理作用,這就開始打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