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空調西瓜WiFi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漢朝,會客時如果客人中沒有婦女,除非是相關親戚上門,否則張阿青等婦人是不能露面的。

他們來到會客廳門口,只見大門虛掩著。

張富生走在最前面,張飛和張興端著盤子緊隨其後,後面跟著的是張大牛、林大力和李強盛。

林大力很有眼力見,當眾人走到門口時,他迅速跑到門前敲了兩下門,然後停頓了一下喊道:“舅舅。”

在會客廳內,張武還在努力地向張鐵錘推薦張興的仙人機緣。

雖然他已經將張興得到仙人機緣的事情告訴了張鐵錘,並展示了一番物品欄,但張鐵錘仍然是半信半疑。

張武正在猶豫是否應該透露有關戰亂的資訊時,聽到林大力在外面敲門,於是他回應道,“進。”

門外的林大力推開門,眾人一個接一個地進入,最後的李強盛細心地把門關好。

張興走進來,看了張武一眼。

張武對他微微搖頭,示意他暫且保持沉默。

於是,張興和張飛端著果盤走向張鐵錘的案前,輕輕放下,“鐵錘叔,這是我們新得的一些水果,請您嚐嚐。”

張興指著盤中的西紅柿介紹道:“這個叫做西紅柿,它既可以當作水果也可以當作蔬菜,對人的身體有很大的好處。鐵錘叔,您嚐嚐看。”

說完,他和張飛便走到張鐵錘下方的席位後坐下。

張鐵錘看著眼前這些水果,大部分都是他所熟悉的,但它們看起來就像剛剛採摘下來的一樣新鮮。

然而,這些水果並不屬於這個季節,這讓他內心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他拿起一個紅彤彤的西紅柿,這個他從未見過的水果或蔬菜,加之之前張武的話讓他一時思緒紛亂,竟不知道如何下口。

張興注意到張鐵錘拿著西紅柿半天沒有動靜,突然意識到漢人可能從未見過西紅柿,也不知道如何食用。

張家的眾人也是在他解釋後才知道可以直接吃。

於是他微笑著對張鐵錘說:“鐵錘叔,西紅柿可以直接吃,就像我們平時吃棗子和李子一樣。”

張鐵錘被張興的話從沉思中喚醒,他下意識地咬了一口手中的西紅柿。

酸甜交織的滋味在口中擴散開來,這使得勞累了一下午的他飢餓感更甚。

他三口兩口吃完了西紅柿,又接連吃了幾根香蕉和幾個桃子。

吃完後,張鐵錘轉向張興,詢問道:“阿興,你真的得到了仙人的機緣嗎?”

“嗯。”張興堅定地點了點頭。

張鐵錘曾在薊縣工官任職,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了離任回鄉。

他雖有一身精湛的打鐵技藝,但在那個環境中,沒有背景和錢財的他很難得到重視,只是當了一個小小的管事。

一次軍械出錯,他也因為管事的職位而成了替罪羊,雖然罪責不大,但也讓他對朝廷心生失望,最終選擇回到了家鄉。

在張家村,他開設了一間鐵匠鋪,繼續磨礪自己的技藝,並打算將這一身技藝傳授給他的兩個兒子。

憑藉出色的技術,他贏得了四里八鄉的認可,即使他要的價錢比涿縣裡還要高,但無論是修補還是購買工具的百姓還是絡繹不絕,因此家境也頗為殷實。

因而,面對張武的招攬,他原本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但下午看到張興提出的曲轅犁時,他作為一個技術人員的求知慾被激發了。

“鐵錘叔,”張興似乎想到了什麼,突然說道,“我這裡還有很多關於工匠相關的知識。”

聽到這話,張鐵錘那顆追求技術的心開始蠢蠢欲動。

張興看到了他臉上的猶豫和動搖,知道自己賭對了——他賭的就是一個技術人員對新興技術的求知慾。

在張鐵錘猶豫的過程中,張田穀林長生也陸續趕回,一一入座。

不久,張阿娟通知晚飯已經準備好。

張武示意可以上菜了,張阿娟便帶著僕人們開始忙碌起來。

僕人們很有眼色地將張鐵錘面前的果盤收拾乾淨,將垃圾帶走,其餘的則繼續留在桌上。

張武端起酒爵,向張鐵錘敬酒,“鐵錘兄,請。”隨後又向其他人示意了一下,然後一飲而盡。在座的都是成年人,能夠喝酒,但幾個小輩由於還未成年,不被允許飲酒。

張飛雖然喜歡喝酒,但因為沒有給他上酒,他也不好嚷嚷,只能專心地吃著面前的菜餚。

張興嚐了嚐炒豬肉,“嗯,勉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赤眼狼兵

赤眼狼兵

魚棚柺子
關於赤眼狼兵:群像+偶遇+戰爭+陰謀+異物+野人+政權顛覆春秋末期,宋國吞併曹國,曹國後人不甘心,圖謀復立曹國;鄭國寵臣覬覦宋國的雍丘城,想要將之據為己有;十幾年前的一場宮廷悲劇,導致宋國一位年幼的公子流落邊塞;戰國初期的宋國,新君子德剛剛登基,即刻有大臣謀反;而相鄰的鄭國則虎視眈眈、心懷不軌;各種隱患和挑戰,給子德和他的朝臣們帶來重重危機。流落邊塞的宋國公子,歷盡重重磨難,與遊醫、野人、乞丐相
歷史 連載 119萬字
強弓勁弩

強弓勁弩

水做的骨肉
關於強弓勁弩: 秦國大王嬴政繼位,一個新的帝國時代悄然來臨,首當其衝的是韓國,作為五代相國之後的張良,轉瞬間,國破家亡。輾轉流離,只為能施救父兄,盡平生之所學,經世間諸多困苦,百折不撓,依舊難阻天命。少年嬴政,從涉世不深,到掃平六國,一統天下,壯志凌雲。本欲萬世師表,卻識人不清,終為大奸似忠之人所累,只十餘載,大廈既傾。
歷史 連載 11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