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七分蜀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歷來鹽茶鐵糧都受國家管控,尤其是鹽鐵基本上很少有國家會把鹽鐵放給私人去經營,不過五代十國比較混亂,被世家掌控朝堂的比比皆是,所以很多國家的鹽鐵都是世傢俬下販賣。

後唐以前也是,不過後來李旭登基,大世家被滅了一群后,李旭就把鹽鐵收了回來,但是原本後唐境內並沒有鹽田鹽井,後來滅了後漢以後才有了鹽井,但是並不多,李旭只有先按以前的方式做了,並沒有改良製鹽,因為產量不足,你就是改變了效果也不大。

後燕歸附以後,現在山東行省靠海的東三郡,泰山行省靠海的兩郡都有製作鹽的鹽場。

不過還是用的古老的蒸煮法,這種方法做出來的鹽,人工龐大,雜質極多,產量低下,這種方法做出來的鹽吃了後可以讓人中毒。

就這還沒得賣,中毒又怎麼樣?又不會馬上死,不吃鹽你可是連幹活都沒法乾的,李旭吃的當然是精鹽,這是經過一步步加工來的,成本之大,讓李旭都咋舌,這哪是吃鹽,這就是吃金子啊,怪不得古代把鹽看的這麼重要。

李旭視察了鹽場,然後根據前世的記憶提出了“淋滷煎鹽”法。

古法煎煮海鹽分三步。

煎煉:將粗鹽放入鍋中,加水煮沸,使其溶解成鹽水,然後透過蒸發、煎煉的方式,將鹽水中的鹽分慢慢析出。這個方法需要控制火候和時間,以免造成鹽分的損失。

一般人吃的都是第一步出來的鹽,雜質很多。

沉澱:將粗鹽放入水中,攪拌均勻,讓鹽水中的鹽分逐漸沉澱到容器底部。然後透過過濾的方式,將底部的鹽分收集起來,再進行精煉和加工。

蒸煮:將粗鹽放入鍋中,加水煮沸,使其溶解成鹽水,然後將其倒入另一個容器中,再將容器中的鹽水倒入鍋中,繼續蒸煮。這樣反覆多次,可以逐漸將鹽水中的雜質和泥沙去除,提高鹽的純度。

後兩步就是精鹽的做法。

目前,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方法主要是“鹽田法”這是一種古老的而至今仍廣泛沿用的方法。使用該法。需要在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的地區選擇大片平坦的海邊灘塗,構建鹽田。

海鹽,最原始的製取方法是“煎”“煮”法,用盤為煎,用鍋為煮,史稱“煮海為鹽”。經過十數世紀的實踐改進,由直接用海水煎煮,改為淋滷煎煮。用煎煮法制取海鹽不但產量低,而且質量差。

淋滷煎鹽”分為四個步驟:備柴、曬灰、淋滷、煎鹽。首先,準備柴草作為燃料。然後,在灘地上鋪上用茅草製作成的草灰,吸收鹽分,次日掃起。再置充分吸收鹽分的草灰在灰池上並壓實,再用海水淋灰,濃度較高的鹽滷流入挖好滷井坑內。驗滷達到需要的濃度後,將鹽滷置於鐵盤或竹編的鹽盤或鍋“釒敝”上煎煮成鹽。

“曬海成鹽” 即利用風力和陽光蒸發成鹽,產量高,耗能低。這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鹽民們總結經驗創造出的新的製鹽法。先後經歷了池曬、板曬、灘曬。池曬、板曬同樣需要備柴制滷,鹽滷達到合適的濃度後,最終在池內或者板內暴曬成鹽。灘曬即將海水引入鹽田,利用灘形和池格迴圈走水,使海水蒸發,由淡轉濃,最終結晶成鹽。

改良後的製鹽法,人工用的少,產量還高,雜質還少,這還是粗鹽,要是再加工成精鹽,那基本上就沒有雜質了,粗鹽已經夠了,不用弄精鹽,成本太高,老百姓也買不起。

製作出來後,一計算成本,大臣們都驚訝了,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這是什麼概念?以前製作一斤鹽需要一百文的話,現在只需要十文,當然這是成本價,售賣價格,本地基本上就是出廠價的二到三倍,出國以後起碼三倍以上,覺得貴嗎?

很貴,但這就是古代的真實寫照,你以為你穿越能呼風喚雨?別做夢了,你鹽都吃不起的。

一般食鹽價格就是七八十文左右,這是和平時期,戰爭時期起碼三百文以上,本國會便宜點,但是最少也在一百五十文以上,古代運輸極其困難,沿途山賊土匪不斷,別說這價格,再高也得吃。

等第一批鹽製作出來以後,李旭就開始全國販賣,賣五十文一斤的價格,別以為李旭黑,五倍的價格這不是搶劫嗎?但是以前賣一百五,現在只要五十,怎麼是搶劫?

現在各國戰事不斷,李旭需要資源,需要錢來發動戰爭,等以後一統天下,李旭自然會讓價格低下來,現在自己也有心無力,就這,國內百姓還感恩戴德,如此便宜的食鹽。他們終於也可以吃得起了,百姓在大明的幸福感,在其他國家是體會不到的,大家爭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領海寬,戰艦多億點過分嗎?

我領海寬,戰艦多億點過分嗎?

苗雲風
關於我領海寬,戰艦多億點過分嗎?: 顧北開局被流放海外,成為瓊州總督。但海盜要殺他,本地駐軍要殺他,皇室和列強都要殺他,他只能利用系統打造一支屬於自己的無敵艦隊,以求自保。多年後,功成名就的顧北站在十萬噸級核動力航母甲板上,看著廣闊大海唏噓道:當我們有一艘航母時,列強會認為我們正在研究威脅世界的武器。當我們擁有三艘航母時,列強會認為我們想要爭奪世界霸權。當我們擁有十艘航母的時候,列強會認為我們是
歷史 連載 28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