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墨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趙武平對開醫館提出了質疑,萬郎中道:“趙將軍,醫館不會賠錢的。”
趙武平:“怎麼不會賠錢,光你說的那四等醫生每月月銀應該就不少吧?”
萬郎中笑道:“那是開始的時候,一旦醫館出了名,病人多了就能賺到錢。”
趙武平聽明白了,看向李天順道:“原來這是個掙錢的營生呀。”
不等李天順說話,萬郎中道:“那是自然,小人非常欣賞李市長的生財之道。”
不想李天順卻道:“錢是要掙,但我有兩個要求。
第一個要求是這個醫館是為百姓所建,醫館的收費一定要合情合理,不能讓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聽到這話萬郎中不禁動容,點點頭道:“小人明白。”
就見李天順繼續道:“我的第二個要求是,醫館的郎中不但要治病救人,還要把自己的醫術傳授給年輕人。
以後這些年輕人定期都要下到鄉村,為百姓們醫治疾病。”
萬郎中有些不解的問:“這是何意,百姓們看病不是去醫館就是請郎中,沒聽說下到鄉村的?”
面對萬青的疑問,李天順知道與這個時代的社會階層劃分有關。
‘九流’分為上中下三個不同的等級。
上九流指帝王、聖賢、隱士、文人、武士、官、燒鍋、當、商、客等。
中九流指舉子、醫生、相命、丹青、書生、琴棋、僧、道、尼等。
下九流指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時妖、盜、竊、娼、戲子、修腳、裁縫、吹手等。
醫生的地位雖然歸於‘中九流’,但從古至今都是備受人們尊重的職業,尋常百姓生病了,都是去醫館看郎中。
就算是有錢有勢的人家有人生病,也是去請郎中,沒有郎中主動去尋找病人的。
對此李天順有自己的解釋,看向萬郎中道:“我們的醫館是隸屬於農耕會的,而且肯定是要建在城裡。
城裡的百姓還好說,可城外的百姓有病就很難到城中看病,如果我們的郎中定期下鄉為百姓們巡診,那才是農耕會真正的為百姓服務。”
萬郎中看向李天順,眼中帶著欽佩道:“李市長真是菩薩心腸,如此一來真就是做到了懸壺濟世,治病救人呀!”
李天順:“這麼說先生是認可了?”
萬郎中道:“認可,小人就是拼了這條命,也會幫著您把這個醫館建起來。”
“好,那就有勞先生了。”李天順道:“等這裡的戰事平息後,你來找我拿銀子,我還會派官員協助你。”
聽到他們的話,趙武平、劉闖他們這才明白李天順的深謀遠慮。
這邊還打著仗呢,就已經想到了如何用醫館為百姓服務,這絕對是治國安邦之策。
側旁,那些民兵聽得皆心頭一熱。
要知道貧苦百姓看病最難,平日裡小病小災往往都會拖成大病,李市長這麼做就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他們不知道的是,李天順此舉完全是仿效偉人的做法,就是用赤腳醫生來為百姓服務。
偉人當時的想法是,在落後的農村解決衛生資源匱乏產生的分配不公的問題。
如今的瓊州島與當時的情景極其相似。,李天順準備等醫館建成後,給那些赤腳醫生體制上的支援,每個月發放餉銀,幫助廣大百姓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醫館建得再大也是在城裡,如果醫生不能下到鄉村,時間長了一樣會形成只為富人醫治的情況。
造成新的行業壟斷,造成醫館唯利是圖,這個弊端一定要消滅在萌芽階段。
就在萬郎中給趙大錘處理傷口時,劉闖過來稟報道:“仗已經快打完了,官軍少半被滅,大部被俘,請令下一步怎麼辦?”
李天順道:“打掃戰場,將被俘的官兵集中看押,鳴金回城。”
言罷讓人找來一副擔架,抬著趙大錘帶著眾人回返瓊州城。
片刻後,隨著鳴金的聲音響起,眾民辦開始往回走,他們多數人此刻都已換了行頭。
身上穿著官軍的皮甲,拿著官軍的刀槍,只是走起路來還是三三兩兩,鬆鬆垮垮,彷彿一群烏合之眾。
此時天已大亮,城中百姓都已知曉李市長打了勝仗,不但殺了瓊州知府潘石,還將兩萬官軍殺的大敗。
眾百姓自是高興,因為他們分的田保住了,紛紛走出家門,夾道迎接李市長凱旋歸來。
那場面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