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秦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聽完,思索著。
天下最大的銀山,若能得之,也就有了用之不盡的白銀。
以通商之策,換取東瀛的白銀,也不知道,需要多久,又能夠維持多久。
最好的辦法,還是東征,把那裡變成大唐的疆土。
到時候,再用東瀛的人去開採銀山,開採出來的白銀,直接運送到大唐。
這才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也是最能持久的方法。
只不過,陳平安說的也沒有錯,大唐如今沒有海上作戰的經驗,更沒有堅船,貿然東征,可能損失非常大,弊大於利,得不償失。
衡量一番之後,也就有了結論。
“不必等到北征之後,明年春耕之後,就可以開啟海商絲綢之路。”
“朕記得,應該是這麼個說法吧?”
陳平安回道:“陛下,是的。”
李世民點點頭,繼續道:“堅船,倒是還有幾艘,也不知道能不能出海。”
“若是不能,那就讓工匠們去改造!”
“東瀛彈丸之地都能造出船隻出海,到達中原。”
“難道朕這泱泱大唐、萬萬工匠,還不能打造出來可以出海的船隻嗎?”
“明年就開啟,到時候,先打造出來一些能出海的船隻,讓裴明禮、何潘仁等組成商隊,還有使臣一起,前往東瀛!”
既然知道了那裡有銀山,豈能就這麼看著,卻不能吃上一口?
李世民不相等,並且已經打算把此事當做是北征之後的頭等大事。
現在,一切以北征為主。
北征之後,就是把東瀛的銀山搬運到大唐為主。
李世民還沒有想著用白銀作為貨幣,只是因為金銀在大唐乃是價值連城之物。
他要是有了一座銀山,就可以成為大唐天下最富有的人。
從此,再也沒有富可敵國一說。
若論有錢,誰能有他的錢多?
隨便拿出一點兒銀子,就可以換取很多的銅錢。
陳平安建言道:“陛下聖明,早一些做規劃,也能早一些開始通商。”
“一年的時間,應該也能換取不少白銀。”
“不過,臣不確定的是,東瀛那邊有沒有發現這些銀山,並且進行開採。”
“若是還沒有發現,可能還需要我們提醒,然後去尋找,引導東瀛的人去開採。”
陳平安沒有看到過相關的內容,也就無法確定現在的東瀛是不是已經發現了石見銀山,然後開始開採,得到白銀。
李世民直言,“無礙,第一次通商,就算是他們沒有開採白銀,相信他們的手中也會有白銀,先換取他們手中的,再引導他們去開採銀山。”
陳平安再一次道:“陛下聖明。”
李世民又問道:“朕還有一問,李治為何換了這麼多的年號?”
陳平安也沒有想到,李世民還會問出這麼一個問題來。
“陛下,臣也不知。”
這一點,也是陳平安在寫出這史冊的時候,才感覺到李治是真的換了不少年號,沒有一個年號一直用。
至於原因,估計自己當皇帝了,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這天下,他說了算。
李世民點了點頭。
頻繁換年並不是一件好事兒。
如李治這般,有一些年號只用了兩年,就直接改年號,有一些說不過去。
實在是……任意妄為。
李世民從桌子上拿出了一個奏章,遞給了陳平安,說道:“這是吏部送上來的奏章,關於今年秋闈會試之成果。”
“你先看一看。”
陳平安雙手接過,開啟看了一下。
一共一千多人參加,按照科舉取士的制度規定,分出了三個榜。
一甲、二甲、三甲。
因為人數比較少,所以也就沒有先乙榜,再甲榜。
直接就會試考試完之後,按照分數高低,定下了三榜,於七日後,在門前放榜。
陳平安看到了一個很熟悉的名字,上官儀。
沒有想到此人竟然也在今年的秋闈參加了科舉考試?!
也不知道歷史上,此人是什麼時候參加的科舉考試,這一次,算是又一個小小的改變。
上官儀今年多大來著?
也符合科舉取士的年齡條件了?
陳平安疑惑了一下。
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