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秦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們!”
崔民幹深
呼吸一口氣,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抱拳,說道:“受教了。”
一座樊樓,一個花苑,不同的人聚在一起,卻差不多同時結束,各奔東西,說起來或許也是一種冥冥之中的巧合。
卻也有著原因,那就是,都被大唐邸報牽動了。
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大唐邸報的出現,對於李世民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兒。
雖說也有利有弊,但是既然千年之後的邸報一直盛行,那肯定是利大於弊。
就只是張貼在告示欄上的邸報,一年時間來看,也是利大於弊。
百姓們知道了朝廷在做些什麼,知道他這位帝王又施行了哪一些仁政。
北伐、興修水利、修路、修長城、修京師、海水曬鹽、設左右肅政使、監察地方官員、鼓勵農桑、地方時政……這些訊息透過邸報報道出來,讓百姓們可以看到、聽到,甚至是感受到,朝廷在做什麼,他這位聖人又是如何愛民如子。
對於長孫無忌等臣子來說,大唐邸報的好處,那就是宣傳他們的功績。
這不,第一版的邸報,陳平安就建言,讓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兩人編寫議政之內容。
這個議政,自然也要是真知灼見,並且,也不能用那種晦澀難懂的駢文。
最好還是能夠說出見解,也要往好的方向引導。
當然,這並非是空話,而是長孫無忌等人也確實是在朝著好的方向努力改正。
陳平安其實也想過,大唐邸報對於大唐發展的影響,這邸報,必須要深入人心,也必須要讓士大夫們參與進來,粉飾太平。
至於什麼形式不形式,其實,天下萬民或許也需要這個形式呢?
邸報之前的百姓,兩耳不聞窗外事,不是他不想聞,而是沒有渠道。
邸報之後,黎民百姓們也能知曉天下事,知道這大唐有十三道、三百六十個州、一千五百多個縣,知道朝廷在修水渠、修路、修長城等等,知道在招工,知道工錢是多少,知道該如何為自己伸張冤屈等等。
這就是黎民百姓們的思想在崛起。
所以,他在第一版的時候,建言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編寫議政,後面還會有魏徵、杜如晦等。
以邸報,為他們揚名!
這樣一來,那些個大儒還坐得住嗎?
誰不想揚名立萬?
誰不想青史留名?
到時候,恐怕,他們也會爭相想要在邸報上發表他們的言論吧。
而這時候,用不用他們的稿子,就是李世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