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秦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不管不顧!”
“自先秦以來,北地蠻夷一直都對中原虎視眈眈。”
“如今,大唐依然強盛起來,卻對此視而不見。”
“百年之後,突厥若是再一次興兵南下,豈不是還要挑起戰火?”
“在這年關之際,朕其實不想討論這一問題。”
“但是,北地幽州都督柴紹,最近又送來戰報,言明邊關附近,發現了一些突厥賊兵。”
“而西域絲綢之路上,也出現了一些突厥人,強搶大唐商隊。”
“長此以往,大唐威嚴何在?”
武士彠一家滿門被殺的真正原因,也就只有陳平安知道。
但是他現在懷疑,這狼衛就是李世民安排的人,根本就不存在有什麼狼衛。
然而,李世民卻來了個一石二鳥,不僅是滅了‘武氏’,出了一口惡氣,還把這事兒推給了突厥,讓突厥來背鍋,同時,找到了出兵突厥的理由。
長孫無忌首先回道:“陛下,北伐一戰,阿史那咄苾手中的二十萬大軍,大部分都投降,成了俘虜,如今分配到各地充入徭役,最起碼,也有十萬人之眾。”
“這十萬人之眾,必然也有不滿當徭役,所以逃出去,成了狼衛的,其次,北伐一戰之後,突厥之地如今所剩人口前後加起來大約有十八萬人之多。”
“陛下所慮應該是,這麼多人,如果一個處理不當,將會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既然如此,臣以為,可考慮移民,讓突厥的一些胡商,還有那些願意來關內的人,在武威、秦州等地安家落戶。”
移民的點子,其實,陳平安當初說過,只不過,突厥戰敗之後。
因為那十萬俘虜都需要一個妥善安排,需要地方的折衝府去監管。
再加上,乙毗咄陸的態度還算是誠懇,表示了絕對的臣服。
然後絲綢之路開啟,有了通商互市。
也就沒有考慮移民之策。
因為移民也不是那麼好移民的。
魏徵就隨後站出來,反駁道:“陛下,草原之民不讀聖人言,不服王道且難以管教,貿然的將這麼多人內遷,恐怕會影響到關內的百姓,所以,臣以為,非必要,不內遷。”
李世民點點頭,說道:“輔機所言內遷,隨時一策,但是魏卿所言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突厥蠻族不同中原漢語漢字,也不知禮教禮節,還不習慣中原之食,驟然的放在一起,的確恐有不妥。”
“內遷一事,不是不可行,最好,還是要讓那些學會了漢語漢字之民,先行內遷到河東道之地。”
“突厥人的力氣還行,讓他們在那邊挖石炭吧。”
“讓他們打鐵、織布、燒窯,估計是不太可能一時半會兒就學得會。”
說白了。
自從陳平安給李世民講述過李治登基為帝之後,把大唐的版圖擴大到了最大,這個功績確實是刺激到了李世民。
在他看來,李治做的,他李世民就不能做的?
打敗了突厥,卻又不去很好地治理突厥,陳平安所說的薅羊毛之法,若是沒有這朝中的文武百官們支援,或者說,他們不明白這般手法。
僅僅是李世民去做,也就好像是小打小鬧一樣。
他是大唐的皇帝,是這天下的九五之尊,確實是說什麼就是什麼。
但是李世民又是一個非常好面子,珍惜自己聲譽的皇帝。
他還是希望大臣們能夠支援他對突厥使用那些政策,想要薅羊毛,那就必須要用到商賈。
如今,重農抑商的想法依然還是比較厚重,想要打什麼貿易戰。
其實還是有一些難度的。
陳平安聽了幾位長孫無忌和魏徵等人的意見,認為都是有道理的,不能一下子將這麼多的突厥人都放進關內安置,那相當於放進來一大堆的野蠻人,會對社會的發展和治安都增加壓力。
但是,又不能把他們都扔在北面任其自由發展,這樣大機率是養虎為患。
李治時期,就算是他建立了都護府,卻也沒能完全掌控北地草原。
以至於,後來還是出現了強大的蒙元。
別說這之後的蒙元,就是千年之後,陳平安所在的時代,也有著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蠱惑人心。
想要永絕後患的辦法,也不是沒有。
只不過,李世民愛惜自己的聲譽,他不想那樣做。
那折中的辦法,有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