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公子小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己當私人醫生才是最好。

袁耀心中已然有了收華佗的辦法,擺手對華佗笑道:

“先生醫者仁心,我當然知曉。

這治病救人之事,我又豈能怪罪先生?

孫策能得遇到先生,那是他命不該絕。”

“袁公子,當真是豁達之人,老夫佩服。”

“元化先生,我有一個疑問想請教您。”

“公子請講。”

“先生行醫天下,治病救人,所圖為何?

元化先生的志向,究竟是什麼呢?”

華佗很自然地回答道:

“老夫所求,不過是救治天下百姓,讓百姓不再受疾病之苦。

這便是老夫的志向。”

“先生的志向,與吾不謀而合。

不過...”

袁耀話鋒一轉,對華佗道:

“先生可曾想過,行醫根本救不了百姓。”

華佗聞言愕然道:

“公子何出此言?”

袁耀並沒有立刻回答華佗的話,而是繼續問道:

“敢問元化先生,這半年在荊州和交州,救治了多少百姓?”

華佗想了想,答道:

“我在荊州的時候,救治了一百五十餘名病人。

到了交州之後,醫好了孫策將軍所中之毒,又救治了一百三十餘位病人。

行醫半年,所救之人接近三百。”

半年救了接近三百人,平均一天要救兩個人,這效率已經相當高了。

畢竟華佗還要趕路,不可能每天都救人。

“先生的義舉,令人欽佩。

只是半年三百人這個數量,對天下百姓來說還是杯水車薪。

如今天下群雄並起,戰亂不休。

各地百姓,都飽受疾病、戰亂之苦。”

“每天因疾病、飢餓而死者數以萬計。

元化先生縱然是不眠不休,又能救得了多少?

縱然有不少百姓得到救治,可百姓的疾苦,依舊不會因此改變。”

袁耀所言句句在理,幾乎動搖了華佗的人生觀。

華佗一直秉承著治病救人的理念,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救不了太多的病人該怎麼辦。

現在聽袁耀一說,華佗深以為然。

自己行醫天下,固然是救了不少人。

可那些遇不到自己的病人呢?

誰來管他們的死活?

身為醫者,華佗自然希望天下的每個病人都得到救治。

聽了袁耀之言,華佗甚至感覺有些焦急。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瘟仙

瘟仙

黑山老鬼
關於瘟仙:上古人族,四字真言流傳天下:生、老、病、死!世間修者,皆求長生、畏衰老、避死劫、遠災病,孰不知,拋卻老病死,大道難圓滿。古有傳承,可煉世間生靈病氣為丹,妙奪造化。面對悲苦世間,殘缺大道,孟宣陷入了沉思,他該一人獨仙,還是點化眾生?
歷史 連載 12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