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建手工編制作坊 (第1/2頁)
季言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特別是給縣城裡那些官家小姐砌火炕,更是需要將火炕和拔步床相結合,工序更是繁瑣。 這種屬於定製,那價格與普通火炕相比,自然是天差地別。 這十天的時間,外出砌火炕的隊伍都賺了不少。 不僅如此,對於霍廣縣下的一些村子裡,一些家庭實在貧困的人要砌火炕,暫時沒錢也沒關係,可以先打欠條。 等秋季高粱或者粟米收穫時,再以這些糧食抵砌火炕的工錢。 這方法也是慕老爺子和餘老村長想出來的。 其實根據這西北邊疆的物價,他們給最下層的普通百姓砌的普通的火炕的價格已經是定的是極低的了。 其目的不僅是為了賺點銀錢,更是為了能讓普通老百姓也能在這苦寒之地的冬天能過的舒服點。 所以對於那些家裡沒有銀錢的窮苦人家,慕老爺子和餘老村長兩人這才想了個這樣的法子。 慕玖聽了,也從心底為這兩位老爺子的悲憫之心而感動。 他們一行人去西北大營後,兩個村裡不僅發生了那些事。 慕老爺子和餘老村長自從他們幾人出發去大西北的時候,就開始著手發動兩村裡其餘的人,在北河村和北軍村正中間的位置選了一塊空地開始建編制炕蓆的手工作坊。 說是手工作坊,其實就是一個佔地面積很大的簡陋倉庫。 除了挖地基,砌牆,搭房頂,房子裡沒有一丁點兒其他設計。 所以做起來也很簡單,兩個村裡除了砌炕外出的漢子們,其他的男女老少,就連幾歲的孩童,都來搶著幫忙遞土坯磚塊。 所以這個將近五百平米的手工作坊建起來只用了三天不到的時間。 要編制火炕炕蓆,這種手工編織用品在這個以農業為主導的國家來說,原材料要麼是竹子,要麼是高粱秸稈。 但在這大西北,竹子產量並不多,倒是家家戶戶都大量種植高粱。 這高粱秸稈,家家戶戶都留著,這曬乾的高粱秸稈不僅是很好的燒火柴火,還是是騾子、馬、牛等牲畜愛吃的飼料,更是西北普通百姓們手工編織籃子、筐、門簾、蓋簾等最容易獲取的材料。 如今他們手工作坊要編制一批火炕炕蓆,原料肯定是用高粱秸稈更好。 北河村今年初來乍到,大家都沒有開始種高粱,自然是沒有高粱秸稈可用。 倒是北軍村的人,聽到剛建起來的手工作坊要編制炕蓆要用到高粱秸稈。 家家戶戶都把家裡的高粱秸稈葉子撕下來,把直溜溜的秸稈都一捆一捆的捆起來再免費送到了手工作坊裡面。 北軍村村民的這一舉動,讓慕老爺子對大度的北軍村上下讚歎不已。 只是隨著砌火炕的生意一日更勝一日的火爆,兩村裡的高粱秸稈也在迅速的被消耗。 慕老爺子和餘老村長又在兩村選了數十位四十歲以上身手利索的中年人,每天外出去附近的村子收處理好了的高粱秸稈。 一文錢五斤的價格,那些家裡種過高粱的人家,聽聞北河村和北軍村的人手處理好了的高粱秸稈,自是大喜過望。 家裡要燒柴,野外的野草喬木多的是,他們費些心去砍就行了。 這高粱秸稈既然也能賣錢,那還不早點賣掉,不然以後別人不收了咋辦? 兩村裡由一些中年人組成的採石隊也忙活開了。 採石隊裡的負責人,北河村裡的是由家裡祖輩都是石匠的吳剛負責,而北軍村裡也是由一位採石經驗豐富的郭石匠負責。 鋪炕面的石板規格是統一的,全部是七十公分寬,一米長。 這就證明,他們外出砌炕的寬度都統一按照兩米一的寬度來。 聽了自家阿爺的描述,慕玖不得不為他和餘老村長的執行力點贊。 “什麼?你們真的見到了老大和大勇?” 聽完了阿爺的講述,慕衝他們也迫不及待的將與大哥慕良和胡大勇兄弟見面的場景繪聲繪色的講述了一遍。 在聽得自家大兒與胡家大侄子都安全無事後,慕家一家人都開心的不得了。 特別是慕老爺子和王氏,這為人父母的,更是哽咽著連說了幾個“好”。 慕良的妻子許柔,更是捂著自己的嘴,眼淚像斷線了的珠子一般。 自家的男人當初離開時,大女兒也才四歲,慕蘭修和慕蘭庭還未出生,她甚至連已經懷孕了都不知曉。 如今兩個雙胞胎兒子都五歲了還沒見過自家爹。 每當看到他們的小夥伴們騎在他們爹的脖子上時,這兩個小傢伙臉上每每無比羨慕與渴望的表情,說她不心痛那是假的。 兩個雙胞胎聽到大人提到他們的爹慕良的名字,兩個小傢伙都是一副無比期待與激動的神情。 慕蘭庭性格更跳脫些,他跑過去拉著慕玖的手,激動的問道:“姐姐,你和阿爹見面了,阿爹可有說什麼時候回來看我們?” 慕玖感受到自己的手被一雙無比柔軟的小手抓住,她低頭看到小弟弟一雙亮晶晶的眼睛看著她。 她忍不住伸出另外一隻手摸了摸小弟弟的腦袋,笑著說道:“阿爹說了,等有空他就會回來看咱們的蘭修和蘭庭!” 如今他們北河村距離西北大營的距離並不算遠,前幾天他們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