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一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攸面色一僵。
劉梟的話,明顯是蠻橫霸道的說法,這是不講道理,不按常理出牌。
許攸打起神情,繼續道:“劉相一番話,聽起來強勢,實則沒有任何益處。在劉相的面前,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和我家主公結盟,這是康莊大道;另一條,是獨善其身,這是崎嶇小路。劉相寧願選擇崎嶇小路,也不願意走康莊大道,殊為不智也。”
劉梟說道:“焉知,康莊大道沒有洪水猛獸?”
這是話裡藏話。
許攸聽出了劉梟的意思,劉梟的意圖,是說幫助袁紹,說不定袁紹在冀州取勝後,很可能會翻臉不認人,甚至可能發兵攻打青州。
許攸解釋道:“劉相,在下說了結盟是康莊大道,便不會有洪水猛獸。在下替主公出使青州,全權代表主公。在下可以允諾,只要劉相和冀州結盟,劉相出兵攻打田楷,等公孫瓚敗走後,主公上表朝廷,舉薦劉相為青州牧。”
劉梟不屑一笑。
許攸的這話,是忽悠他。
所謂上表舉薦,也就是做做樣子,避免說得位不正。然而仔細輪起來,這確實是名不正言不順的。袁紹上表舉薦曹操擔任東郡太守,而曹操順勢接下了,是因為曹操本就掌握了東郡,佔據了東郡,所以袁紹一上表,曹操有了名正言順的名義,也掌握著東郡,不會生出亂子。
問題是,劉梟只掌管著齊國。
他沒有掌握其他各郡各國。
袁紹上表舉薦,劉梟僅僅得了一個名義,而且是不正式的名義。這樣的做法,反而讓人認為劉梟有極大的野心,等於把劉梟架在火上烤,不利於劉梟的發展。
如今,劉梟只是齊國的國相。他想名正言順的執掌青州,別人舉薦沒有用處,最佳的辦法,還朝廷任命,這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順。
有了朝廷的安排,劉梟掌握齊國,才能出兵控制其他的各郡各國。
許攸打量著劉梟的神情變化。
見劉梟輕笑不說話,心中一嘆,劉梟果然不好糊弄。想讓劉梟和冀州結盟,讓劉梟出兵,僅僅是口頭上的條件,無法打動劉梟。
許攸不罷休,繼續道:“以劉相之才,治理齊國一地,明顯屈才了。劉相的才華和能力,治理偌大的青州,也沒有問題。劉相,真不願意擔任青州牧嗎?”
劉梟說道:“我要執掌青州,也是朝廷任命,而不是袁冀州舉薦。我不需要袁紹的舉薦,也不需要袁紹的認可。所以,許先生的條件對我而言,沒有用處。”
頓了頓,劉梟繼續道:“對我而言,不論是袁紹,亦或是公孫瓚,不過是虎和狼的區別。至於田楷是否出兵青州,這不重要,我不在乎。”
許攸眉頭微皺。
劉梟的話中,把袁紹和公孫瓚比喻為虎和狼,顯然劉梟對袁紹和公孫瓚,都是極為防備的。
許攸一抖袖袍,說道:“只要劉相願意結盟,願意出兵攻打田楷,我家主公,願意付出一定的條件。”
“哦,說來聽聽。”
劉梟精神一振。
他知道最關鍵的來了,他和許攸唇槍舌辯,不斷打壓許攸,就是為了獲取袁紹給予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