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 楊士奇說道:“江南重賦問題,也是爭論好一陣子了,況鍾與周忱兩人爭論不休,老臣一時間也難以決斷。” “不過,朝廷糧餉大半都來自江南,江南一亂,則天下動搖,況鍾與周忱兩人的操守,老臣是信的過的,只是地方事務想來複雜之極,老臣也老了,這一件事情,只能讓陛下聖裁了。” “如果況鍾與周忱,真合不來,自然要有一人調離江南。兩人都是人才,還希望陛下保全之。” 朱祁鎮說道:“朕聽過這兩人。” 況鍾與周忱都是大明一等一的良吏。名聲在外,在外面的地方官之中,兩人治行不下於于謙。 朱祁鎮自然是留心的。 只是他沒有聽過兩人鬧矛盾了,一時間無數疑惑心中冒出來。 正如楊士奇所言,兩人的操守朱祁鎮也是新的過的,況鍾作為杭州知府,幾次離任,都被百姓上京聯名挽留。 官聲很好。周忱也不錯,所過之處,都有好名聲。 他們兩人在百姓心中都是好官。 只是好官與好官之間,也是會有矛盾的,他們主要矛盾就在於江南重賦的處理辦法。 如何處理江南重賦,朝廷到地方意見差不多一致,就是減免一些。 但是怎麼減免,減免誰的,不減免誰的? 這就要鬧出問題來的。 關係別人的錢,自然可以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關於自己的錢,一分錢也要爭得清清楚楚的。 朱祁鎮疑心,他們兩人之間的矛盾就是因為這個。 “陛下,前些年下令,將黃冊搬到京師來在,在三海子之中,尋一島嶼,如後湖例存放,臣已經下令安排了。”楊士奇說道:“只是有些事情,臣不敢隱瞞陛下,黃冊之數,除卻洪武永樂前期之外,其餘的都不作數。大多是在去年的基礎之上,刪刪減減而成。” “什麼?”朱祁鎮大吃一驚。 朱祁鎮對這情況並非不知道。 畢竟這樣幾乎是公開的秘密,錦衣衛不敢不告訴朱祁鎮。 但是朱祁鎮不知道楊士奇為什麼這樣說。 楊士奇說道:“老臣七十有五,即便而今立即死了,也夠了,在這樣大事之上,臣不敢隱瞞陛下的。” 朱祁鎮說道:“因何如此?” 楊士奇說道:“無他,人手不夠。” “朝廷十年一編黃冊,但是編一次黃冊需要多大工程,幾乎要尋訪天下所有的百姓,一一過問,但是各地縣衙之中有多少人?” “收稅之事,委任糧長,一個縣衙有編制的三百人就算多了,但是有些大縣有十幾萬人之多。” “這些人想要將這事情給辦下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太祖年間,編黃冊之事,還多派國子監學子,而今國子監大不如前了。” 朱祁鎮心中暗道:“未必是這個原因。” 有些事情開國的時候能做,後來就不能做的事情,朱祁鎮也見多了,自然明白,楊士奇所言未必全部正確。 但是朱祁鎮不下嚴令,加派人手,這編黃冊是事情,就是水中花,井中月一般,卻是一定的。 黃冊太重要了。 可以說,國家徵稅的基礎,就在這黃冊之上。 一切財政收入的源泉所在。 黃冊有誤,不知道多少該給國家的錢,被私人納入腰包之中了。 朱祁鎮心中一動暗道:“對了,定額。” 他又將這一件事情給忘記了。 太祖皇帝為了防止後世子孫橫徵暴斂,早已將各地方面稅額給固定了,大明洪武年間最好的年景,收入糧食三千多萬石。 但是太祖皇帝擔心,這樣的好年景不是年年有的,所以規定了每年賦稅二千四百萬石。各地戶口數量其實與賦稅之間,已經脫鉤了。 這或許也是大明黃冊數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不過即便如此,黃冊還是很重要的,最少徭役之事,就是要按黃冊上來的。 太祖皇帝為了均徭役才建立黃冊,百姓十年輪一次徭役。 但是黃冊有誤。 豈不是有些人不用服徭役,有些人要多次服徭役。 朱祁鎮還沒有接受這個問題,楊士奇又說道:“陛下欲將順天府衙役世襲制度改掉,臣以為善之善也,只是于謙在北京徵房課,下面很多京官都怨聲載道,朝廷俸祿本來就不多,還多以寶鈔代之。” “京城居大不易,于謙又徵收房課,京官處境更加難熬了。” 朱祁鎮此刻也算明白一件事情了。 楊士奇並不是想用難題壓垮朱祁鎮,而是向朱祁鎮表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治天下需要用文臣。 朱祁鎮之前,一直糾結於楊士奇丟擲來的這些問題。沒有抓住楊士奇的言外之意,楊士奇也只好一直說。 反正那國的政府沒有一點問題。 楊士奇秉國這麼多年,自然知道大明情弊在什麼地方,真讓楊士奇說,楊士奇能說一天一夜不帶重樣的。 當然,大明有這麼多的問題,並不代表楊士奇無能。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