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 軍權乃是皇帝的腰桿子。 文臣或許沒有篡位的想法。但其實也不一定。 要知道王莽篡位之前,也是大名鼎鼎的儒學宗師。天下敬仰。 但是結果如何? 楊榮本身沒有意思到,他這種想要天下長治久安的想法,已經觸動了朱祁鎮敏感的神經。 楊榮心中對大明皇室可以說是忠心耿耿。不僅僅是楊榮,以楊士奇為首的大批文臣對皇室都是很忠心的。 這就形成一個誤區。 楊榮而今所言,也是發自肺腑,沒有半點虛言。 但是他這種忠心,對朱祁鎮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妨礙。 朱祁鎮決計不會讓朝廷之上,成為文官的一言堂的。即便勳貴在與文官的爭鬥之中,力不從心。 朱祁鎮也一定會想其他辦法,扶植其他力量進入朝堂之中。 原因無他,這是一個做皇帝的本能。 而楊榮這番話,非但沒有讓朱祁鎮回心轉意,反而更加確定了與勳貴的聯合刻不容緩。順帶王驥這個人,也要在外面多待一些日子了。 兵部與五軍都督府之間的權力糾葛,需要重新理清。 朱祁鎮想明白這一點之後,再看向楊榮,心中卻有一些慚愧。 他知道,在他登基這一件事情上,雖然太皇太后沒有廢立之心,但是如果沒有楊榮聽到襄王金冊不在宗人府之後,立即聯合大臣,上書擁立。他或許也能坐上皇位,但是卻要拖一段時間了。 在太皇太后掌權的時候,很多事情上楊榮都倒向他。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如果可以,他也想與宣宗與楊榮一般,君臣相得。 但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政治理念的對立,決定了兩人之間的立場。 只是這情分在,朱祁鎮終究不能下狠手處置楊榮,說道:“先生所言,朕已經知道了,朕回去之後,必然好好思量。” “先生此去回鄉,路途遙遠,朕命令錦衣衛沿途護送。先生可以在家鄉多待幾日,京城之事,錦衣衛也會日日報給先生的。” “朕在京師等著先生歸來。” 楊榮一聽了,整個人精氣神都散了不少,蒼老之意更是要滲透出面板。 楊榮是何等聰明之人,朱祁鎮一開口。楊榮就想起一句話:“王顧左右而言他。”這種不回應,本身就是一種態度了。 楊榮說道:“老臣遵旨。” 朱祁鎮見楊榮如此,心中不忍心,勸慰道:“先生之計,自然大善,只是而今瓦刺咄咄逼人,乃四方用武之時,不當用於今日,朕真得好細細思量的。” 楊榮說道:“老臣知道了,只是老臣年歲已高,恐怕看不到那一日,老臣此去,山高水長,還請陛下善加珍重,楊士奇,楊溥都是老臣,人品端莊,為人老練,遇事不決,可問他們,他們定然能為陛下解惑。” “宮中府中具為一體,陛下既然已經親政,權位不可假於他人。王振雖然為陛下親信,然陛下也為王振思量長遠。” “今日讓王振收斂一分,卻是為了來日君臣善始善終之道。” “廠衛乃陛下之耳目,耳目清明,則天下無事可瞞過陛下,此廠衛之功也,然耳目就是耳目,不是手足,朝中諸事,還是不宜讓廠衛參與太深。” 楊榮似乎有一種預感,此一去不知道能不能回來。 因為朱祁鎮的態度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皇帝對他雖然有情分,但是對他的政治態度卻不持肯定。楊榮有一種心灰意冷之感。他本身功名之心盛過楊士奇,也自持自己在皇帝心中的聖眷,也要勝過楊士奇。 之前一直想等皇帝親政之後,藉助皇帝之力,越過楊士奇自己成為首輔。 此刻皇帝態度的改變,他又即將離開權力中心數月。要知道權力與自然界一樣,厭惡真空。 放下權力容易,想要再拿起來,卻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甚至根本拿不回來了。 楊榮年紀也大了,心中自然也有了求去之念。 所以,臨行的時候,索性什麼話都說了出來。 旁邊王振聽的呼吸都急促起來,卻不敢多說一句話。 畢竟王振與楊榮相比,簡直是小輩之中的小輩,對楊榮,朱祁鎮都不敢大意,王振又算什麼東西。 甚至當初開海的時候,如果是楊榮力主殺王振,王振而今的首級,能不能保全,還在兩可之間的。 王振此刻心中雖然有滿腹牢騷,但是不敢多說一句話,臉色也敢多給一個。 朱祁鎮躬身說道:“學生受教。” 說實話,朱祁鎮在這幾年之中,對東廠與錦衣衛的掌控力度大增,最起碼除卻東廠,錦衣衛的頭目,王振,馬順,金英之外,朱祁鎮對下面的錦衣衛的千戶,鎮撫,東廠的各大襠頭,都是比較瞭解了。 也都見過面訓過話。 不敢說都瞭如指掌,但是他朱祁鎮現在有信心,他一口氣,將王振,馬順,金英這一批人給換一個遍,東廠與錦衣衛還在掌控之中。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