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 朱祁鎮臉色嚴肅說道:“劉卿請講。” 其實朱祁鎮對西北不能供應全軍戰馬,早有預料。 畢竟錦衣衛在朱祁鎮的調教之下,對外情報如何,還不好說,但是在對內情報上,朝廷上下,很少有瞞得過朱祁鎮的事情。 但是很少瞞得過卻是事實。卻並不意味著錦衣衛就能將這其中各種利益糾葛,給弄明白。 錦衣衛之中文化水平也是相當有限的。 所能做的,僅僅搞清楚現狀而已。 劉定之說道:“太宗皇帝天縱英明,在永樂年間,就詢問臣下,以漠北牧養之法,與民間分養之法孰善,然群臣誤陛下,乃用民間分養之法。” “以至於今日之勢,縱然有馬數十萬匹,但卻不可作為戰馬。” 朱祁鎮問道:“原因何在?” 劉定之說道;“陛下,馬性溫順,然也有好鬥之心,如果馬聚整合群,則群馬相爭,必有頭馬,頭馬佔據雌馬,所生之幼馬,就遠勝尋常馬匹,即便頭馬之下,也有一些馬匹相當不錯。” “故而這些馬匹就可充為戰馬,做衝鋒陷陣之用。” “然而今馬匹善養於百姓家中,且不去說百姓負擔,單單說,這些馬庭院之中,用以畜力,即便是發情,也是百姓配對。” “時間一久,去除野性,只能用做畜力,如果用以戰馬,恐怕見千軍萬馬相爭,尚未發力,就先行膽怯。” “故以此法養馬,縱然有馬百萬,也不足一用。” 朱祁鎮心中一動,他算是明白了。 後世馬匹之東西,早就是稀罕東西了。 所以朱祁鎮根本沒有接觸過,即便稍有接觸,也決計不會深入到養馬細節之中,萬萬沒有想到,單單是養馬,就有這麼多學問。 朱祁鎮也知道,劉定之有些為尊者諱。哪裡是太宗皇帝不知道放養的好處,實在是沒有放養的地方。 最少對北京附近的來說,確實是如此。 而且其實劉定之所說的未必全對。 並非戰馬不能圈養,而是百姓根本不會用養戰馬的辦法,養馬。原因無他,成本太高了,別的不說,各家勳貴之中,誰家沒有幾十匹上百匹戰馬,都是上陣要用的。 也不見他們上陣的時候,這些戰馬就軟腳。 劉定之見朱祁鎮聽得認真,說道:“陛下,令百姓分養戰馬,對百姓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負擔了。民間有諺語,家財萬貫,帶毛不算。” “而今強令百姓養馬,一旦有失,就要坐賠,不知道令多少百姓家破人亡。臣以為非善政也。” 朱祁鎮說道:“此事朕知道,而今分養戰馬不行,當如何養馬?劉卿久在西北,可以教朕乎?” 馬政分養的弊政,朱祁鎮早就有所耳聞。 甚至不用劉定之說了。 而且朱祁鎮聽了劉定之剛剛說的分養之弊,就決定一定要廢除分養之法,集中精力要在全國建立起幾個大馬場。因為只有有足夠的馬匹,才有足夠的機動能力,有足夠的機動能力,才能出塞征討瓦刺。 而今總體來說,朝廷雖然缺馬,但是收刮一下,還是有十幾萬戰馬,但是遠遠不夠。 既然已經決定廢掉這個政策,對於他的其他弊端,朱祁鎮就不需要多做了解了。 劉定之說道:“臣走遍西北,山丹衛,青海,河湟之地,都是上好的養馬之地,而且有賀蘭山護衛,瓦刺不能輕易翻越。” “比起長城之外,要好上不少。” 朱祁鎮慢慢咀嚼這幾個字,心中暗暗搖頭,知道這一件事情,並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因為宋元積弊,西北的人口並不多。 西北人口少到了什麼地步? 洪武年間北伐的時候,傅友德獨領一路出西北,而徐達領一路出大同,徐達這一路王保保大戰。 王保保騎兵眾多,佔據優勢,但是徐達敗而不潰,堅如磐石。一路從草原上退到了大同。都沒有讓王保保找到全殲徐達的機會。 只是徐達退兵,讓傅友德呈孤軍深入之態,傅友德不得已撤軍,將一路上所俘獲的人口,全部遷回去。 但是所有人口加起來,不過數萬而已。 所以西北方向,如果說是無人區,是決計不對的,但是指望西北有多少漢人,卻也是想也不要想了。 為什麼明代對攻取西域不感興趣,西北地區的匱乏,大概也是原因之一。最少開國到而今不過七十多年。 滿打滿算三代人。 雖然這樣的情況,有一點點改善,但是改善的並不是太多。 所以西北方向,其實也有很多土司,還有受朝廷冊封的蒙古人。 也就是說這些草場,其實也都是有主的。 想要奪取這些地方,不動刀兵,是不行的。 但是朱祁鎮而今深刻的厭惡了戰事,四個方向的戰事,朱祁鎮怎麼有心思另開戰線,真不知道想怎麼死嗎? 朱祁鎮說道:“這一起,讓你進京,你知道是什麼事情嗎?” 朱祁鎮將這一件事情上了心,話題一轉。將話頭扯到了其他地方上。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