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80年以來,香港最紅的武俠小說作家,莫過於張少傑。如果沒有張少傑橫空出世,這個年代的武俠小說市場,緩慢死亡已成定局。
不過,今年以來,出道不久的張少傑已然成為新聞製造機,使得武俠小說再次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1月,《大唐雙龍傳》初次連載,救活了《武俠與歷史》雜誌。
2月,黃玉郎以股份換取版權,也引發媒體震驚。
3月,《大唐雙龍傳》的實體書,銷量破十萬。
《大唐雙龍傳》第一卷銷量破十萬這一條新聞,餘溫未散,才不過幾天又一起重磅新聞被丟擲——
臺灣的武俠巨頭萬盛出版社,開出每集100萬港元的天價,拿下了《大唐雙龍傳》的臺灣出版授權。
這一個訊息如原子彈爆炸一般在香港寫作圈子風傳,帶給寫作行業的震撼,簡直是難以想象的!
“偶像啊,一集《大唐雙龍傳》才六、七萬字,居然能賣100萬!”香港作家們倒吸一口涼氣!
“妖孽啊,傳說中,以前的稿費冠軍倪匡一年寫300萬字,才能賺300萬!張少傑這妖孽的從哪鑽出來的。一集賣100萬啊,三集就能抵得上倪匡一年稿費,讓咱這些一集賺三五千新臺幣的情何以堪!”某資深武俠作者淚流滿面。
“一百萬一集那是臺灣出版社給玉郎國際公司的,張少傑本人能拿多少,那是要看黃玉郎的良心!一分錢不給,那是不可能的,我猜一集最多給他個一二十萬.......”某不明真相作家,拍腦袋“爆料”。
“張少傑也就那水平,憑什麼他一集能賣100萬港元,老子辛辛苦苦寫一年才賺一萬!”不得志的三流作家們憤憤不平!
“寫武俠居然也能這麼賺錢!”不少自認為有些文字功底的人們內心中躍躍欲試。
因為青年文學愛好者們的情緒亢奮,老作家們紛紛發表文章,呼籲年輕人要冷靜,寫作是一條艱苦之路,走紅是偶然現象,撲街才是常見現象!
但是,這一類呼籲,統統被青年人無視了!
學校中、公司裡、簡陋的棚屋中。
無數的青年文學愛好者,紛紛“虎軀一震”,喊出豪言壯語——
“我要寫武俠!”
“我要當下一個張少傑!”
“哈哈,人家張少傑一集能賣100萬,我不求多,一集賣一萬!什麼,你質疑我?我只求一集拿一萬,你都質疑我有沒有能力?等著吧,嘲笑我的!等我紅了,踩你如踩一直螞蟻!”
事實上——
張少傑出道之後,整個死氣沉沉的香港武俠小說出版江湖已經變了!
老牌的武俠雜誌、報紙,開始振作。
一些多年不再涉足武俠小說出版市場的香港出版公司,又重新開始發出約稿資訊。
為了彰顯實力,不少的報業公司、出版公司,紛紛作出姿態,不斷在各個場合表示公司有意重金挖張少傑。
當然了,張少傑已經拜金庸為師,自然不會輕易背叛師門的。
跟著金庸混,那是前途無量的!
張少傑還想沾金庸的光,讓《大唐雙龍傳》在80年代就殺入內地市場呢!
要知道,這個年代國內作家們嚴重製化,已經失去判斷市場真實需求的能力。而且,多年追求思想姓、文學姓,也使得娛樂大眾為主的小說幾乎絕跡。
80年代的內地小說市場,幾乎根本沒有多少可以娛樂大眾的小說。三流的港臺小說,也能夠讓讀者們愛不釋手!
這個年代,成功進入內地的港臺通俗小說,少則獲得幾百萬、幾千萬讀者,多則能夠獲得數億讀者!
金庸劇、瓊瑤劇,之所有成為後來收視率的保證,都是因為80年代進入內地市場,獲得了數以億計讀者群的緣故!
擁有那麼大的讀者群作為基礎,未來的電視劇、電影、單機遊戲、網路遊戲基本都是不太可能撲街了!
作為文化巨頭,金庸作品每年創作的產值是十億人民幣。
30年來,根據金庸作品改編的各類衍生產品,所產生的總體利益,甚至超過1000億人民幣!
金庸為博名,故作大方,將金庸小說的影視改編權以1元人民幣大量授權給中央電視臺等等機構,所以才便宜了那些機構。
否則是話,按照金庸劇30多年創造的驚人利益,哪怕要價50億人民幣都是不過分的!
張少傑不能干涉金庸廉價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