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平的砝碼,一邊是大明,一邊是南都。誰都會選,只是這需要勇氣。
不過,事情也不是說定下,就可以完事的了。剩下的事務還很多。
朱厚煌先要確定的是分兵之後,各軍的主將。這是必須等朱厚煌來做決斷的事情。別人不可能做。這也是朱厚煌的權威所在。
朱厚煌沒有立即決定,而是散會之後,慢慢的斟酌。
沿江而上的一路,以黃士龍為主將,劉伯臣為副將,因為這一路是以水師為主,黃士龍的權威資歷也在劉伯臣之上。
而且劉伯臣也在水師廝混過。在這裡也是比較合適的。
至於西方一路,朱厚煌決定讓戚繼光,黎子云過去。
在朱厚煌的估計之中,大江上游也不會有什麼大軍來援,以大明的動員實力,從軍隊集結到向東開拔,非要幾個月不可,再加上主客軍的矛盾。所以軍隊的速度快不起來。
除卻西南,與九邊的軍隊常年在戰備狀態以外。其他各地的軍隊都需要好一陣子才能進入行軍狀態,尤其是越是太平的地方,越是如此。
所以,西去攔截的軍隊,很可能遇見不到什麼敵人,只能虛晃一槍,給北京方面震懾而已,讓北京方面知道,如果不,北兵南下,南京就失守在即了。
至於主力大軍,自然是朱厚煌為主帥,俞大猷為副,而戚景通坐鎮杭州,至於何文淵,也升職了。
打下杭州之後,有大片的官員投降,而何文淵也成為降臣的首腦。而且何文淵也立下了不少功勞,這些降臣很多都是何文淵招來的,何文淵還安撫了浙西南四府,讓朱厚煌的後方安穩了不少。
何文淵代表了降臣的利益,就水漲船高,朱厚煌任命他為東雍副相,僅次於楊慎的職位。楊慎在後方維持整個東雍的運轉。等過一陣子,將事情安排好了之後,楊慎也會過來來。
現在,東雍的文臣以何文淵為首,朱厚煌讓何文淵專門負責招降事務。畢竟有何文淵現身說法,很多大明官員都願意投入朱厚煌的麾下。
至於突襲天津衛的軍隊只能慢慢的籌劃。不過單單憑藉在東雍留守的軍隊是不行的。因為不夠,區區兩萬人想突入北京城,也太不把北京城放在眼裡面了。
不過,戚景通所說的也有道理,數萬大軍的行跡,根本遮掩不住,這邊傳雍軍大軍出海,北京立即知道是怎麼回事了,起不到突擊的作用。
畢竟在大明的土地上,也不太不把錦衣衛當一回事了。
所以這一件事情,只能從長計議了,朱厚煌覺得在征戰的過程之中,化整為零,再從南邊調過來一些軍隊,慢慢的精銳部隊調入海上。
反正到南京城下還有一段時間,到了南京再想辦法也不是太遲,這一件事情,不用太著急。
因為這個時候,真正的著急上火的是京師,朱厚煌所煩惱的是幸福的煩躁,但是嘉靖所煩惱的,就不是那麼幸福了。他面對的簡直是悲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