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b></b>此刻在北方的大漢,至少對百姓們來說,算在豐年中順利度過新年。 而最先動起來的卻是曹嶷,他招呼著徭役們開始上工,加緊修建永濟渠。 同時周邊還沒春耕的農民也都過來當臨時工,或多或少的混口飯吃。 當然,等到春耕時,絕大多數臨時工都會回去耕田,多耕種些作物出來。 畢竟,給別人打工,哪怕給朝廷打工,對這些徭役們來說,也沒多大安全感。 但自己手上有耕田,自己能耕種出白花花的糧食來,這讓百姓們安心不少。 畢竟打工只能混口飯吃,自己手中有土地才能傳承家族。 畢竟誰都明白,這永濟渠的工程完成了,那自己也就只能回去繼續種田了。 沒辦法,百姓們能看到這裡已經很不錯了,人到底只能在自己的認知中規劃。 隨著劉泰確定修好永濟渠,就開始南征的策略制定下來,從上而下的意志開始貫徹下來。 曹嶷,郭璞,王波更連過完年都沒休息多久,便被拉到這永濟渠的工程上。 隨著頭頂人物工作,下面的人自然一層接著一層行動力起來,竭盡全力修建永濟渠。 當然,有了曹嶷帶頭幹活,以褚翜為代表的文臣們,則把注意力放到春耕上。 除了準備各種的鐵製工具,作物種子,以及需要的人員安排以外,今年還有從幽州北方的牧場培養出來的拉環耕牛,也需要把這些耕牛儘可能一個村子分上幾頭。 但因為今年才開始普及官方租用耕牛的這一種模式,所以多少也是會出現點問題。 很簡單,任何人都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認為公家東西自己佔點便宜是不用負責的,接著你佔點便宜,我佔點便宜,然後公家東西不知道怎麼就沒有了。 所以,褚翜開始引入青州漁民們出海打漁的保險制度。 青州漁民的船隻可不是一開始開得就是劉泰的軍艦,更多還是些自己打造出來的小舢板。 更有漁民信奉“風浪越大魚越貴”的理念,冒著風雨去捕魚的也不是沒有。 所以,全村便制定了全村一起出去打漁的制度,在這過程中,有誰回不來了,那便在眾人作證下,這些錢放在村長這裡的錢,便會交給這人的兒子手中。 或者這人兒子從此就在村長家裡吃飯,一直到這兒子成長到能出海捕魚為止。 一個村子不可能兜住一家人,但是兜住一個血脈傳承的男孩卻是沒有問題。 這算是種保險模式,劉泰知道後,更鼓勵這種保險在沿海村落推廣,但劉泰並沒更進一步的將其商業化,而是用官府作為第三方監督人,立法保證這項制度延續。 畢竟劉泰經歷過保險就等於騙子的時代,知道保險這東西過於商業化未必是件好事。 還不如讓這些人把這種相對質樸的保險制度給維持下來,而不是把保險這種應該是給意外兜底的東西弄得過於商業,反而會逼得百姓沒了這種質樸的道德互助。 任何涉及到道德的東西,都需要整個社會去維護,尤其需要領導者去維護道德。 而不是全部都交給律法來管理,什麼都以法治國,因為法律本來就只是保證道德的底線,在一群完全沒道德的人群中構建出來的最低道德,更不要說,人有時候也不全是人! 而且律法這種東西是人創造的,只要是人創造的東西就一定是會有漏洞。 只不過真正能讀懂律法漏洞,並能利用律法律法漏洞的人絕對不會是普通百姓。 因為這需要大量知識累積,為請得動這樣的人為自己服務,絕大多數只有花大價錢才行。 所以專門尋找法律漏洞或者利用法律的人,基本上都是為有錢人服務的。 而耕牛的事也一樣,一個村子以村子名義來縣衙申請租用耕牛,每頭耕牛都需要交一定保證金,耕牛租用給這個村子使用,並且對耕牛進行稱重。 春耕結束之後,如果耕牛沒有什麼折損,那麼便是退還租押金。 如果耕牛的體重比出借前輕太多,身上受傷或者生病,以及其他非開墾性的折損的所在村子需要賠償,當然所在村子也可以選擇不要保證金,直接把這耕牛給買下來。 說實話,這保證金的價格不會比市價高,但要是這些村子真的直接買下來,反正朝廷不虧也就是了。 總而言之,給百姓自己做選擇,朝廷所做的只是提供給百姓便利,但也需要制度來保證百姓不會認為這牛是公家的,就不愛惜。 畢竟朝廷追究到個人的確有點困難,主要是怕個人賠不起,但朝廷追究到一個行政村就容易了,最重要的是押金付了,能夠直接賠。 至於村子裡面到底怎麼解決,那就是這一村子人的事情了。 畢竟千錯萬錯,總歸算不到租借給你們耕牛的朝廷會有什麼錯誤吧。 而隨著褚翜對劉翰發出了信函,劉翰也馬上開始安排起來。 因為逐漸讓遊牧民族向著畜牧民族轉變,所以縱然是幽州地區,也開始嘗試讓那些旱地生活的黃牛肉牛,看看套上鼻環能不能就拿來耕地。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