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包拯站在臺階上拱拱手,對大群跪地喊冤的百姓道:“在下包拯,兩浙路轉運使,不知各位父老鄉親有什麼冤情來找我傾訴?”
一名頭髮花白的老者走上前戰戰兢兢道:“我們是鄞縣百姓,狀告王縣令放利子錢坑害百姓,害得我們家破人亡,無以為生!”
範寧站在一旁聽得清楚,這些百姓居然在告王安石害民,而且是放高利貸,這就有點讓人難以置信了。
包拯臉上一點驚訝的表情都沒有,就彷彿早已洞悉真相。
他向眾人拱拱手道:“我不知道是誰讓你們來找轉運使司告狀,但大宋職官各有分工,轉運使司只負責轉運調撥糧草物資,不參與地方審案,我不能也無權超越自己的職責。
當然,我也可以替你們轉交狀紙,把你們的狀紙交給提刑司。”
眾百姓面面相覷,顯然這位包大官人的回答出乎他們意料,他們只是最底層的百姓,哪裡能瞭解朝廷的職能分工。
眾百姓又哀求道:“我們知道大官人是正直的好官,懇求大官人替我們伸冤!”
這時,範寧忽然想起來了,包拯還有監察御史的頭銜,他其實是可以接下這個案子,但他卻拒絕了。
是因為案子涉及到王安石嗎?
範寧忽然覺得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不管這群百姓怎麼哀求,包拯都沒有鬆口,無奈,他們只得交一份狀紙給包拯,自己又去提刑司告狀。
待這群百姓走遠,包拯這才回頭對範寧笑了笑,“讓你久等了!”
........
房間裡,一名茶童給他們點了一壺熱騰騰的茶。
包拯給範寧倒一杯茶笑問道:“怎麼想到這個時候來錢塘縣?我的意思是說,現在好像不是放假的時候。”
範寧微微欠身道:“我和幾名同窗好友是去鄞縣遊學,路過錢塘縣,特來看望一下大官人。”
剛才大門口發生的事情,使範寧心情略有點沉重,失去了和包拯開玩笑的心情。
他沉默一下又問道:“似乎王安石有麻煩?”
包拯笑了笑道:“你看到的這批百姓其實是第四批來找我告狀,都是同一個原因,說王安石害民,可問題是,他們怎麼會來找我?
不錯,我還頂著監察御史的頭銜,可以去調查這件事,但我關心的是,背後是誰指使他們來找我告狀?”
範寧喝了口熱茶笑道:“我相信大官人應該已經派人去調查過了,不是嗎?”
包拯點了點頭,“你說得沒錯,我確實派人去一趟鄞縣,實際情況比較複雜,可以說一言難盡。”
“大官人能否簡單說說?”
範寧又喝了口茶,目光低垂,望著桌面,他儘量說得輕描淡寫,卻難以掩飾內心的擔憂。
他之前希望王安石在鄞縣的改革失敗,讓他意識到改革之艱難。
可現在範寧又擔心王安石會因改革失敗而失去信心,一時間,範寧有點患得患失。
包拯沒有注意到範寧的表情變化,他笑了笑道:“這樣告訴你吧!官府在春耕前給農民放錢買種子,收兩分利。
而農民之前去借高利貸,一般都是六分利到八分利,王安石此舉顯然得罪了不少人。”
“這樣應該是好事吧!為何還有農民告狀?”範寧不解的問道。
包拯微微嘆息一聲,“並不是任何事情都十全十美,就算兩分利息,也有不少人還不起,縣衙規定很清楚,舊不還,新不借,這就導致今年這些農民無法再從官府借錢。”
“所以他們只能再次選高利貸?”範寧自言自語道。
包拯搖搖頭,“問題就在這裡,所有放高利貸的人已達成一個共識,凡事已向官府借款的人,他們都停止借款。
這便導致部分農民到處借不到錢,眼看春耕在即,他們心急如焚,才出現你剛才看到的一幕。”
包拯的述說使範寧大致瞭解到了王安石在鄞縣的改革。
王安石的改革實際上就是青苗法,這也是王安石十幾年後改革的核心。
但包拯說得還是很粗略,這裡面還有很多詳情需要了解。
比如佃農和自耕農的區別,再比如農民的借錢抵押問題。
這些都要到現場才能瞭解。
此時,範寧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飛到鄞縣去找到王安石,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問個清清楚楚。
………
“砰!”
一隻長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