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8章 委曲求全 (第1/3頁)
東一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作為一國的君王,深知治國的不易,更清楚百姓的疾苦。
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如果苛待了百姓,致使百姓生活艱難,最終會導致百姓揭竿起義。所以李世民自己,一向是厚待百姓,減免百姓的苛捐雜稅,降低百姓的賦稅,可眼下,少林寺一個世俗的寺廟,竟然要三成的收稅。
國家的運轉,必須下去。
官員的開支,精簡不了。
一應的用度,是不可能減少的。
否則,國家就會陷入危機。
在這樣的前提下,一旦抽取了三成賦稅,最終這三成賦稅,會落在百姓的頭上,給百姓造成繁重的壓力。
這是難以承受的重擔。
長此下去,恐怕一年半載過去,繁華的大唐,就會變得民不聊生,民怨沸騰。
這是李世民難以承受的。
李世民沉吟不語,宗覺眼眸眯了起來,那眼睛縫隙中的光芒,審視著李世民,彷彿要洞穿李世民的內心,淡淡道:“唐王,莫非是有什麼難處?”
雖話語輕描淡寫,可一句話,李世民彷彿呼吸都為之困難。
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李世民強打起精神,便道:“方丈,在回答您的條件之前,朕倒是有一個問題。”
宗覺道:“什麼問題?”
李世民道:“方丈是想要一個長久的財源,亦或者,是想要一個短時間的財源增長呢?”
宗覺道:“什麼意思?”
李世民道:“老子云,治大國如烹鮮,治國和治理少林寺,道理是相通的。方丈是智匯通達的人,必定知道,一旦自大唐的賦稅中,抽取了三成的賦稅,那麼大唐運轉將會很困難。”
“百姓,會日子艱難。”
“長此以往,必定國將不國,甚至有人揭竿而起。”
“畢竟,朝廷各項開支少不了。”
“如今大唐每年的結餘錢財,也就是一成半的賦稅,甚至是更少。如果少林寺收取的賦稅,在一成左右,至少百姓的日子不會困難,一切還能運轉下去。”
“頂多,是我大唐皇族艱苦一些。”
李世民道:“短時間來看,自然是徵收三成賦稅更合適。長時間來看,自是一成好一些。當然,對我而言,這都是可行的。徵收多少賦稅,全在方丈,朕只管執行便是。”
宗覺聞言,頓時沉默下來。
他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否則,也不可能作為少林寺的方丈。
宗覺抬頭看了李世民一眼,笑了起來,那褶皺的臉上,褶子舒展開來,笑道:“不錯,不錯,唐王當真是有悟性。本是老衲詢問你的話,卻反過來,讓老衲來做決定。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不愧是大唐的帝王。”
李世民道:“方丈謬讚了,朕也不過是提出一個事實。”
宗覺道:“就誠如你所言,我少林寺,收取大唐一年的賦稅。”
李世民頓時鬆了口氣。
好歹通了。
如果是不通,情況就有些棘手了。
至少眼下的情況,就算是上交了一成的賦稅,對整個大唐來,那也是利大於弊的。因為在當今的情況下,大唐在蜀國的攻打下,已經是風雨飄搖,危在旦夕。
少林寺雖然收取賦稅,但卻能保護大唐的國祚。
李世民眼珠子滴溜溜的轉動,道:“方丈,如果要增加少林寺的來源,就必須開源。而要開源,僅僅是眼下的疆土,那是遠遠不夠的。可是涉及到開疆拓土,以當下的實力,完全是不夠的。少林寺,是否派遣上僧,協助我大唐征戰四方呢?”
“不!”
宗覺毫不猶豫的回答。
李世民皺起眉頭。
宗覺回答得也太乾脆了,連一丁點的猶豫都沒櫻
甚至不給李世民斡旋的餘地。
按照李世民的想法,誘之以利,那是能夠服宗覺派遣少林寺的僧眾協助的。可當下的情況,宗覺卻直接回絕。
李世民問道:“敢問方丈,原因為何?”
宗覺道:“我少林寺在大唐出現,接下來,其餘的道門,以及儒門等,一樣會出現在各地。暫時,少林寺不參與爭鬥。唐王,少林寺的十八棍僧,暫時會駐守在慈恩寺,以確保大唐的安全。如果有他國侵犯少林寺,十八棍僧自會出手襄助。如果沒有戰事,十八棍僧就不可能參戰。”
李世民道:“朕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