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軍隊改革 (第1/1頁)
筋疲力盡的絕地紫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嗣源和李存禮看著陳武志,目光裡充滿了期待的眼神:“陳先生,究竟是何等辦法?還能夠免費執行,快快請說。” 陳武志建議道:“現在晉國自從世家被滅後,閒置的土地不是很多嗎?就把他們分發給軍人,把他們化為成一個戶,叫軍戶,借鑑唐朝的府兵制,成立一套專門管理軍戶的制度,搞搞兵農合一,讓士兵自給自足。 同時把他們劃分到某一個地區,建立衛所,也就是軍事基地,免得這些士兵到處亂跑,惹事生非。 每次上戰場都要他們自己掏錢買武器,去往場的路費也是自己掏,一來不就是變相的解決軍費的問題,朝廷不花一分錢,就可以養活著百萬雄兵,豈不美哉。” 李嗣源聞言後,苦笑的一聲,問道:“陳先生,軍戶制度,自給自足,這想法確實是很不錯,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有一個李明提出來的致命問題晉國,乃至全天下的所有諸侯國是逃避不了的。 那就是土地越來越多集中在於少數人的手裡,大部分的百姓包括府兵無田可種,大量府兵逃亡,最後朝廷也不得不採用募兵制 這就是藩鎮形成的開端。 想必這些深度研究歷史的陳先生也清楚,若想要解決這些事情,首先也要學習一下李明的提議,先把土地問題搞好才行。” 李嗣源原名叫邈佶烈,從小就是一個底層的部民,後來因為生計問題只好參軍,並投靠李國昌做一名親兵,在這個出生都要看世家的時代,上天好在給他一身經天緯地之才和一生念功法的好苗子。 後來在李嗣源17歲的時候,因為在一場戰鬥中救下了李克用並身負箭矢,後來箭傷好了被李克用重用,並收為了養子從此賜名李嗣源。 自然從小出生在底層的李嗣源,也是知道藩鎮這些內部問題,包括軍閥是如何起家的等等,對於陳武志採用文官的建議,李嗣源是毫不猶豫的答應。 因為這些藩鎮實在是太可怕了,但是藩鎮的可怕是來自於底層士兵的無田可種,沒有的活路,才被那些野心勃勃的藩鎮拉攏,從而擴大藩鎮的勢力。 陳武志對李明提出的那土地問題,也是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笑道:“晉王,土地兼併本身就是無解,李明提出那個把土地衡量,然後按田畝交稅的法子。 在晉國,乃至天下根本就行不通,他那方略也只是一個理想,註定是會失敗的。” 李存禮好像明白了許多,問道:“陳先生,您害怕的是剛剛被安置好的驕兵悍將,會再次作亂?” “薛王,微臣說得正是這一點,那就不全對。” 陳武志點了點頭 表示認可:“如今晉王剛剛安置好的那些節度使,轉頭來又要向他們收稅,你覺得他們這些人會怎麼看,怎麼想, 還有提拔上來的文官士大夫,哪一個不是良田幾萬乃至十幾萬,如果他們反對,您難道還要把他們全殺了不成,我們可是不殺士大夫的,這麼做會讓天下人怎麼看。” 陳武志也考慮過李明的攤丁入畝,這攤丁入畝推行下去是要死很多人的。 即便李明有這個威望和實力,還有那個魄力,但是有一句話說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王安石,張居正,他們兩個也不是轟轟烈烈的重拳打擊豪強嗎? 但最後還不是落了一個遺臭萬年,便是最成功的雍正,也不是被文官利益集團黑的那叫一個慘,被他的兒子乾隆給廢掉了,所以土地兼併在古代的農業社會是無解的。 李嗣源聽陳武志這麼一說,心中頓時恍然大悟,因為自己差點就誤了晉國的大事,自己的那些兄弟剛剛安置好,對部隊的影響力還在。 李嗣源要是這麼急著給他們割肉,他們必然會拉攏舊舊部造反,這就給了袁天罡可乘之機,另外那些士大夫也是自己的基本盤,是用來對抗袁天罡的政治勢力,晉國剛剛結束動盪,治理國家還需要他們。 雖然說這些士大夫不像世家,門閥那樣良田幾十萬畝,但是他們少說也有千畝的田產是地主階層,若要是丈量土地的話,他們也是會不同意的。 李嗣源嘆了一口氣:“陳先生,雖然土地問題很難解決,但是你的這項兵農合一的制度其來源就是土地。 要是土地問題解決不了的話,還搞什麼兵農合一,前期是免費,但是後期確實要收費的,而且費用還很大。” 陳武志面對軍戶的問題也不是沒想過,朱元璋制定的那個軍戶制度,雖然前期是很不錯,還可以做到朕養百萬雄兵,不會費一粒糧食,是 最後明朝還不是因為被軍費拖垮而死。 面對這個問題陳武志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晉王,微臣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或許可以緩解一下問題。” 李存禮疑惑的問道:“什麼辦法,府兵畢竟要固定在自己的土地上,他們重要的來源就是田產和土地,而土地這個東西是非常寶貴的,誰掌握了土地 誰就掌握這個天下的生產資料。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