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泰覺得重量太輕,練過一段時間後轉送給了李雁頭。而高敖曹親手打製並曾經用過的這杆馬槊,卻又重的有些超出他現在的臂力水平。
但李泰卻不打算再將之轉送旁人,力量和技巧不匹配那就繼續練。來年手持高敖曹這杆故槊上陣殺敵,心理上便會有極大的優越感,心裡甚至打算代代相傳。
誠然好的馬槊只要保養得宜,可以儲存數十上百年之久,但馬槊這種騎兵殺器主要還是流行於唐代以前,特別是魏晉年間。良槊打製不易,戰場才是其歸屬,罕見陪葬。五代以後馬槊便日漸式微,絕跡於世。
因此後世馬槊實物極為稀少,李泰手中這杆高敖曹的馬槊若能傳及後世,即便不成國寶級的文物,也足以令一部分對古代戰爭史著迷的人為之瘋狂!
李泰對這一杆馬槊愛不釋手,心裡甚至生出一些想要見其飲血的迫切衝動,這或許就是物性通靈、兇兵影響人的心智。
他晃了晃腦袋,驅除腦海中一些過於血腥的想象畫面,又小心翼翼的將這杆馬槊擺回木匣中,又不免暗自期待這兵器不要蒙塵太久。
一行人返回中堂坐定,高仲密又著令僕員進奉餐食,雖然不再像李泰來到華州第一頓飯吃的那麼豐盛,但也葷素搭配得宜,可見家中生計已經有了極大的好轉。
畢竟商原的莊園也算初步有了一些經營成果,儘管田畝還未有應季的大收成,但李泰就鄉採買生活物資送回城裡,也不必再受劉珙之類的土豪奸商們盤剝。
用餐完畢,高仲密便先開口道:“月前大行臺召見,著我九月同赴長安參闕,並有意將我轉任太尉,共參十月大閱。”
這事李泰早聽賀拔勝提起,聞言後便點點頭說道:“恭喜阿叔履新登高!”
西魏在改革六官制之前,仍然奉行北魏官職。八公雖然多為高官加銜,但位次也有高有低,太尉與司徒雖然都屬於下三公,但地位卻排在司徒前面。
高仲密卻沒有多少升官的喜悅,反而搖頭嘆息道:“塞翁得馬,焉知非禍啊?我於西朝,寸功未有,榮位屢授,豈能不招人妒?”
這話倒是真的,雖然無論是司徒還是太尉都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虛銜,但畢竟地位擺在那裡。身在官場上,誰又樂意站在別人身後吃屁?
眼下西魏朝廷中,宇文泰那些北鎮老鄉們,擔任八公高位的只有一個賀拔勝擔任太師、王盟擔任太保。
賀拔勝的威望和地位不用多說,王盟則是宇文泰的親舅舅,這兩人位居上公,也沒人敢說什麼。
高仲密最初以虎牢獻降,被西魏封為司徒。這倒沒什麼,一則虎牢這個河洛東門對西魏意義重大,二則也是給東魏上眼藥,畢竟高敖曹在東魏就是司徒。
可現在虎牢丟了,邙山一場慘敗至今讓人心疼,再把高仲密攫升為太尉,這就難免讓人有些不忿。名位與勢力差距懸殊,必然是會埋藏隱患。
但憂愁是一方面,既然這是宇文泰的意思,高仲密也根本沒有反對拒絕的餘地。
“阿叔時望既重,居此高位、與人為善,想也不會有觸眾怨。”
李泰想了想,也只能這樣安慰高仲密。形勢比人強,既然勢不如人,當然也要有所忍讓。
但究竟這樣是否就能平安無事,李泰也說不準。西魏這個小朝廷,人事一團亂麻,只在旁邊看著都讓人覺得有些心驚肉跳。
比如之前準備擔任秦州刺史的若干惠,還未及上任,便又被任命為北華州刺史,不再去隴右跟獨孤信鬥法。
李泰也不知歷史本就如此,還是自己這個小蝴蝶給扇的,問起賀拔勝內中詳情,他也只是擺手不說。
“道理我當然明白,但有的時候,樹欲靜而風不止,也實在讓人無奈。”
高仲密先是嘆息一聲,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之前阿磐你仰勢賀拔太師,懲治桀驁鄉人,實在妙算精彩,我自問都無這樣的營事計略。現在門中又有一樁隱患,我想讓阿磐你為我參詳,該當如何處理才能周全?”
李泰聽到這話,頓時聞到一股豬隊友上線的味道,連忙說道:“我同阿叔之間,還有什麼不可說?阿叔有事,直告無妨!一人計短、眾人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