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除了紡織模式的改變,李泰還將一部分自家產業的加工環節拆分出來,比如油坊油料的加工、還有造紙等工序。
也有一些鄉豪踴躍認領,畢竟技術和先期成本都由李泰負責,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有李泰負責回購,他們的風險和投入都非常的小。
只不過多數鄉豪還是比較保守,整體上對此熱情並不如紡織那麼高。
李泰對此也不在意,畢竟關西的民生還是比較脆弱,以耕織為根本並沒有錯。如果大家都不種田了,他就算有錢也沒處買糧食。
這一輪合作洽談完畢,李泰在眾人眼中的形象也隱隱有所不同,已經可以說是群眾公認、確鑿無疑的鄉里首望。坐在這裡的哪裡還是一個人,是七千多架織機、七十多萬匹布帛啊!
整個華州、乃至於整個關西,能夠撬動掌握這麼多鄉資物力的人也是少之又少,這就是威望與勢力的最直觀體現。
正事談完,莊人們便送上各種飲食酒菜,眾人都放開肚量暢飲飽食,賓主盡歡。
在席中李泰又將養傷完畢的李雁頭介紹給大家,李雁頭之前因為手刃劉鎮羌,李泰為之請功,得授一個五品將軍號與都督銜。去年都督銜還能憑著捐輸錢糧買到,今年就變得金貴了起來。
澄城郡的防城已經在建造了,李泰打算安排李雁頭擔任這一個防城的守將,向眾人引見也是為了給他統率鄉團而作鋪墊。
今年大閱之前諸州掃地為兵,但在大閱之後鄉團又大量解散,華州境內也在所難免。
李泰之前招募的三百多名鄉勇直接成為了自己的私人部曲,可之前宇文泰表示要由霸府承擔陝北兩防的物料消耗,他也意識到隨著物資基礎轉好、宇文泰是想收緊一下權力,不能再讓各境鎮將與豪強勢力無序激增。
所以李泰再想這麼公開面向鄉里招募私曲,就得小心點了。既然不能再面向鄉豪個體廣泛招募,那自然就得學拉攏豪強,將這些鄉豪們各自部曲廣泛收編。
因此李泰又藉著這氣氛向眾人公佈,他將再擴募一千名鄉團兵士,交由李雁頭統率鎮守澄城郡的防城中。
在場眾人聞言後也都極為興奮,各自踴躍表態願意讓自家子弟部曲追隨入軍。關西尚武風氣濃厚,弓刀在手就能高人一等,李泰的仁義大氣也是有目共睹。
之前商原募兵,便有許多人家子弟見徵,只是因為標準太高而遺憾落選。如今又有了機會而且標準放寬,那自然要趕緊爭取。
瞧著夜色漸深,李泰便讓李雁頭留下來代他主持宴會,自己則與柳敏一起返回谷中別墅醒酒休息。
等回到別墅中坐定下來,已經有點醉眼朦朧的柳敏先是痛飲了幾碗醒酒暖身的薑湯,然後又表情誇張的對李泰說道:「往年我也曾經自負待人在事不失精明,但今天見到伯山你的言行規劃,才知道人間真正智者是何姿態,自愧不如、羞不能及啊……能將鄉情統合至此,盛聚人心物力,哪怕沒有家世祖蔭的庇護,此世也必有伯山你的一席之地啊,佩服、實在佩服!」
柳敏這麼說,李泰自不跟他抬槓,能夠做到今天這一步他也的確不容易。鄉里聲勢的激漲,家世帶來的加成的確是微乎其微,隴西李氏門第雖高,但也不接地氣很久了,若單純只是家世,鄉里土豪們管他是誰。
不過他特意留下柳敏來參加聚會,可不是為了炫耀顯擺然後聽兩句彩虹屁,見到柳敏思路漸漸恢復清晰,他才又笑語道:「於此鄉勢一樁,我的確是不慚可誇。也想據此問一問柳兄,願不願意共此鄉情友好長處」
「伯山你是想建議我遷居此鄉這、這實在有些突然……吾鄉雖然戰亂頻有、民生甚苦,但終究故情難捨啊!」
柳敏這會兒思路還是有點遲鈍,聽到這話後便搖頭嘆笑道。他的確很羨慕李泰於此鄉所享有的鄉資聲望,但還談不上要入此附從。
「柳兄你誤會了,凝守鄉中一抔土,不戀他鄉萬鍾粟。我這個失鄉的可憐人僑居此處,辛苦自知,心中也著實羨慕柳兄你能有鄉情守望依賴。」
李泰聞言後便又耐心解釋道:「柳兄你應該有見,此鄉資力頗為可觀,若得友好相處,於人於己都是有益無害。兄今將要歸鄉督創鹽政,我不敢私相求授的損你清聲,但若能於事中偏助我鄉一二,我也一定會代表鄉人竭誠以報。」
柳敏聽到這裡才總算明白了李泰的意思,他抬手揉了一把臉然後又沉吟一番,才望著李泰正色說道:「伯山你既已言此,我也實不相瞞。之前來訪時,滿心困厄愁思,只道前程晦暗艱難,甚至略存厭世之想,幼子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