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稻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多人覺得,造反是一個腦力活兒。
其實就造反本身而言,它是一個考驗膽量的活兒。
百姓們造反是不甘心被重重壓迫,最終鋌而走險,冒著殺頭的風險,帶領著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推翻壓迫他們的官僚。
所以在許多百姓造反的文獻中,可以明確的看到‘官逼民反’,‘殺官造反’等一系列的詞。
這就是個膽量問題。
膽大的人在受到了壓迫以後,就會鋌而走險,用拳頭拼出一個未來。
膽小的只會在重重壓迫下,變的越來越卑微,到最後被壓迫致死,一輩子活的像是個奴隸。
官員們造反的本質,其實跟百姓們沒有什麼不同。
只是他們的野心更大,他們覺得騎在他們頭上的那個人,總是逼著他們卑躬屈膝,逼著他們跪服在他腳下,甚至逼他們做一些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
於是乎,他們就想把頭上那個人拉下來,自己坐上去欺負別人,而不是被人欺負。
這也是個膽量問題。
膽大的官員在受到了頭上那個人壓迫以後,就會想方設法的把他拉下馬。
這一類人一般會被稱之為奸雄。
膽小的官員會被壓迫的一輩子抬不起頭,即便是偶爾抬起頭想做些事,也會被踩下去。
這一類人一般會被稱之為忠臣。
以上的四類人,在大宋比比皆是。
所以在大宋造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兒。
史料記載,大宋兩百多年的歷史,造反的次數多達四百多次。
也就是說,平均一年,有兩次造反。
大宋能在這麼多造反中堅挺下來,確實不容易。
楊七也有過這個念頭,但是想到了老楊,他就迅速的把自己這個念頭給掐死了。
只是讓楊七沒想到的是,他沒有造反的念頭了,他手下的人反而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似乎每一個跟了他的人,都會被黑化。
忠貞耿直的忠臣,也開始慢慢的向反賊蛻變。
比如寇準,在跟隨楊七之前,一直忠心耿耿的準備為大宋百姓謀福祉,跟隨了楊七以後,就開始鼓動他造反。
還有陪著楊七一起去接人的呂端,在沒有跟隨楊七之前,他真的是在為大宋的江山上下奔走,勞苦功高,跟隨了楊七以後,他語言中就開始暗示楊七造反。
楊七甚至覺得,或許有一天,他手下的人,真的會把黃袍披在他身上,擁立他登基。
“嘿~”
馬背上的楊七獨自譏笑了一聲。
車到山前必有路。
到時候再看。
現在憂慮這個問題,為時過早。
楊七去接人的隊伍並不龐大,僅有百人,但是顯得很濃重。
楊七一襲白衣,頭頂象徵著他侯爵身份的金冠,披著一張黑熊皮的大衣。
呂端一襲青衫,也披著一件熊皮大衣,緊跟在楊七身邊。
在他們二人身後,彭湃率領著稻草人,擺開了屬於楊七侯爵的儀仗。
金瓜、銅錘、斧鉞。
這象徵著楊七是一位武侯,而且還是開國侯。
楊字大旗迎風招展,引的路人紛紛側目。
楊七在西北的時候,很少打出自己的儀仗。
其一,是因為懶得用。
其二,是因為在西北,沒有幾個人能有資格讓楊七打出儀仗迎接。
而今日,楊七打出儀仗,迎接從汴京城而來的向敏中一行,可見對其敬重。
當然了,此舉難免有收買人心的嫌疑。
但是楊七又豈會在乎別人的看法?
他就是要收買人心。
楊七的儀仗到達了大同府城南門口的時候,從汴京城而來的向敏中一行還沒到。
楊七、呂端二人,帶領著迎接的人,在大同府城門口等了足足有一個時辰。
向敏中一行人才姍姍來遲。
監管他們的禁軍,早在大同府邊陲的時候就已經撤走。
如今護送他們到大同府城的是楊七麾下的大同軍。
以王祜為首的隊伍到達了大同府城城門口的時候。
楊七主動迎了上去。
隔著老遠,楊七就拱手笑道:“見過諸位大人,諸位大人遠道而來,嗣倍感榮幸。”
王祜、向敏中等人不敢託大。
一起躬身向楊七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