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埜、雷橫等。
第七軍:
統制,石寶。
軍政委,史進。
副統制,李猛。
其他主要軍官,桑英、關勝等。
第八軍:
統制,鄧飛。
軍政委,縻貹。
副統制,韓滔。
其他主要軍官,楊雄、李成等。
第九軍:
統制,武松。
軍政委,唐斌。
副統制,李醜。
其他主要軍官,龔旺、郝思文等。
第十軍:
統制,花榮。
軍政委,歐鵬。
副統制,孫立。
其他主要軍官,乜恭、魏定國等。
第十一軍:
統制,廣慧。
軍政委,程子明。
副統制,陳達。
其他主要軍官,楊春、朱仝等。
第十二軍:
統制,楊志。
軍政委,徐寧。
副統制,劉唐。
其他主要軍官,丁得孫、魚得源等。
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組成第一廂,魯智深任都統制,林沖任廂政委,呼延慶任副都統制,王演任廂參謀長。
第四軍、第五軍、第六軍組成第二廂,卞祥任都統制,曹正任廂政委,丘嶽任副都統制,呼延灼任廂參謀長。
第七軍、第八軍、第九軍組成第三廂,石寶任都統制,鄧飛任廂政委,武松任副都統制,關勝任廂參謀長(暫代)。
第十軍、第十一軍、第十二軍組成第四廂,花榮任都統制,廣慧任廂政委,楊志任副都統制,孫安任廂參謀長。
第一廂駐地:樂浪郡與泰封的前線。
第二廂駐地:濟州郡。
第三廂駐地:真番郡與泰封的前線。
第四廂駐地:臺灣郡。
注:
每軍都有一個由一百個參謀(從講武堂和戰例分析堂畢業的畢業生)組成的參謀部輔助各軍最高長官管理軍隊,還有一個由一百個通訊員組成的通訊部(養軍鴿,接收、傳送資訊)負責上下聯絡,軍種則根據各軍駐地的具體情況配置。
(一百個參謀和一百個通訊員,不是固定不變的,可根據具體情況上下浮動。)
每廂三萬多人。
都統制是廂的最高主官,主管軍隊的日常訓練和後勤等工作。
廂政委跟都統制平級,不過主管政治方面的工作,保證軍隊的純潔性,保證軍隊永遠效忠李衍——梁山軍的情況比較特殊,有政治水平的人太少,而且普遍資歷不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每個廂政委甚至每個軍政委都有一個政治參謀團,這些政治參謀團的人都是由梁山政治部培養委派的,也歸梁山政治部統管。
副都統制在都統制和廂政委不在比如陣亡的情況下,可以接管軍隊的指揮權,是廂的第三號人物。
廂參謀長是第四號人物,不過沒有領兵的權力,只能統帶參謀輔助都統制管理軍隊,只有在都統制、廂政委、副都統制全都不在的情況,參謀長才有領兵的權力。
每廂有馬軍三千到一萬不等,像第二廂和第四廂還有水軍和水陸兩棲軍,總而言之,各廂的軍種配置,視各廂的駐地而定。
另外,為保證軍事改制和擴軍時期不被敵人鑽空子,也因為李衍要給岳飛、韓世忠等名將創造立功升職的空間,第一軍暫時並沒有進行改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