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遼國的力量趨於平衡——遼國的軍事力量強,而宋國的經濟文化比較發達,打起來,誰都贏不了誰。
另外,先前遼國與宋國打仗,主要是為了搶點錢,雙方議和了之後,宋國每年給遼國歲幣,不打就有白花花的銀子、亮閃閃的綢緞,遼國當然不想打仗了。
再加上,遼國對於漢民族的文明是非常讚賞的,遼國的統治者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並且遼國的皇帝鑄造佛像時,還命人在佛像後面刻上“願世世代代生中國”的字樣,也就是說,遼國雖然起源於草原,但現在其實已經徹底漢化了,就是說遼國人是漢人也不為過。
所以一百多年間,兩國邊境上“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兩國邊境上人口增加,牛羊漫山遍野,連白頭髮的人都沒見過打仗。
李光又道:“今女直剛悍善戰,茹毛飲血,殆非人類。北虜以夷狄相攻,尚不能勝。倘與之鄰,又將何求以御之乎?”——李光的意思是,女真人尚未開化,茹毛飲血,且又驍勇善戰,同是少數民族的遼國都打不贏他們,如果遼國被滅,宋國就與金國直接相鄰,我們的戰鬥力連遼國都比不上,又拿什麼來抵禦他們?
可以說,李光的這番言論是很有見地的——宋遼金三國如今的局面,與當初的魏蜀吳三國鼎力很相像,兩個弱國聯合對抗強的,才能生存,作為弱國,如果與強國聯合對抗其他弱國,無異於為虎作倀,甚至是自尋死路。
不過,這麼淺顯的道理,趙佶卻是琢磨不透,也可能是趙佶的心根本就沒放在這些小事上聽不進去李光之言。
總而言之,趙佶並沒有因為种師道、李光之言而放棄聯金滅遼,相反,聽趙良嗣說完顏阿骨打很輕易的就打下了遼上京,並開始吞併遼中京和遼東京,趙佶很是羨慕,甚至是嫉妒。
好在——
力主收復燕雲的實力人物童貫因鎮壓王慶、方臘無法脫身,無人敢作主!
再加上种師道、李光等人極力反對!
所以,此事暫時先放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