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玉瀨八百戶真封,約有三千丁口。
一年租額六千石粟,還有六千丈絹、九千兩綿,這還不算每年服役的那二十日。
李逍兩成好處,那就是一千二百石粟,一千二百丈絹,一千八百兩綿,這個好處若真能拿到,可謂極高。
藍溪的山地坡地,一畝地收成不過石餘,這可是比李家那千來畝地一年的產出還高的。
幫別人管理封地,一年收益超過自家千畝地,這樣的買賣當然做的。
但趙大夫的擔憂也不是沒道理的,道理上是一年能收這麼多租稅,可實際上藍溪百姓均田不足,所以租調負擔就高,往往是今年拖明年,明年又欠去年的。
若徵收不足,李逍就得自己墊付,這可也是非常不划算的。
“遇災荒,自有慣例可按朝廷制度減免租稅。而一般情況下,我也有考慮過。我們藍溪山多地少,而且田地比較貧瘠,尤其是缺少水利,畝產較少。如果我們能夠提高一些田地畝產,那麼封戶們的土地雖然沒有增加,但收益卻能大大提高,交租納稅的能力也就能提高。”
“可是這談何容易啊?”趙先生道。
說是這麼說,但要做到難啊。
這年頭田地本就廣種薄收,藍溪還山多地少多坡地,就更薄收了,要增產如何做到。
“事在人為,我考慮良久,覺得有幾個方面可以提高畝產。一是深耕細作,二是優選優育糧種,三是保證水利灌溉,四則是增肥增產。若能從這四個方面提高,則提高畝產不是問題,到時別說一畝還只收一石,就是畝收兩三石我覺得也不是問題的。”
後世一畝地能夠收七八百斤甚至是上千斤,這個時代固然做不到,畢竟沒有農藥和化肥,也缺少灌溉,靠天吃飯。
但是提高提高,也不止一畝才收百來斤的。
關鍵還是技術和理念。
比如說,對糧種優選優育,選育優良種子就很重要。再如,改良耕具,使用牛馬等畜力,對土地深耕,也一樣能夠提高產量,甚至可以三年兩種,或一年一種,更可能一年種兩種作物,來提高產量。
如今許多百姓因為貧窮,缺牛少馬,甚至人力耕種,土地難以深耕,收成也就減產。
另外雖然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古人就已經開始知道糞肥能夠肥地,但對土地施肥這塊,還是停留在比較簡單的階段。
其實不但人畜糞便可以施服,還有許多東西能夠肥田,比如塘泥,比如草木灰,甚至是如豆餅等等,如果能夠建個沼氣池,那更不得了。
另一個水利設施這塊,也一樣是大大限制糧食產量的,僅靠天吃飯是不夠的。得修水渠,修池塘水庫,修水車等。
總的來說,李逍能夠想出許多措施來增產。
“三郎說的這些可都是很費人力物力的,一般莊戶哪裡有這錢啊。”
誰不知道用牛馬深耕,誰不知道用好的鐵製耕具,可這都要錢啊,還都不便宜。為什麼朝廷禁私宰耕牛?不就是因為耕牛珍貴嘛,一般百姓都擁有不起牛,在均田制開始的北朝,甚至耕牛都能夠均田分地的。
“這就需要我們來發揮作用了,我們現在不是手裡正好有錢嘛?有錢不用,那就沒用。我們可以把手裡的錢拿出來,買牛買耕具,牛可以跟莊戶合養,我們把牛放他們那裡養,他們替我們養牛,我們免費借牛他們耕地,牛依然是我們的,牛下了崽長大後又能賣錢收益,這是不會虧而且很賺的。”
李逍笑著跟趙大夫算賬。
耕具也是一樣,李家可以打製耕具,如果打製的多,肯定成本低,甚至完全可以自己請工匠買材料來大批次製造,然後再出租借給農戶們。這和後世買拖拉機收割機是一個道理,雖然成本不低,但幫其它農民收割也是能賺不少錢的,長遠算是相當划算的。
而百姓替李家養牛獲得免費用牛權,用較低的租金租借更好的農具耕種,也大大降低了成本開支,還能提高田地產出,這也是划算的。
“修渠、架水車這些也可以這樣操作的,我們出錢修,然後按每年每畝多少錢來收錢供水,各得其便。”
李逍娓娓道來。
按他的設想,李家手裡有錢,可以買牛打耕具修水利,然後透過養殖和租借等方式收回成本及賺錢,百姓則以較低的成本獲得便利,還能提高糧食產量。
轉一圈回來,百姓收成提高,那麼交租能力提高,李逍就能保證拿到公主給的酬勞。
“想法挺大。”趙先生驚歎。
“